第70部分(第2/4 页)
们,拿着鸡毛当令箭,在公主府里骄奢跋扈,俨然是二号太后。”
永琰随着年纪的增长,功课越来越繁重,人也跟着变得踏实稳重起来。十一月乾隆向皇子们下了一道谕旨说:“皇十五子年已长成,经赏与端罩,致祭奉先殿亦开列。俟朕八旬开六归政时,再各按爵秩,方为久协。”赏了永琰一件翻毛外褂的端罩,永璘看他哥哥穿上,笑着说还以为是大老虎成精了。
三十八年乾隆秘密立储,对永琰的要求比其他皇子更严厉,有时让他单独处理简单的政务及参加盛大的庆典活动,他的储君身份,虽未正式公开,也是人尽皆知的秘密。
自从弘昼过世后,皇太后极少待在宫里,一直在五台山礼佛。皇太后不在宫里,乾隆十日倒有八日宿在我的宫里,因为我的特殊身份,在古代不得不装出大度,有时我劝他去别的宫里住一晚,他笑着说:“朕年岁大了,没有那些精力了,跟你在一起,说说心里话,解解心中的郁闷。
吃过早膳,我坐在天地一家春里看书,听到外面有哭喊声,我放下书,见永贵人哭着跑进来,跑到我面前双膝跪倒说:“皇贵妃救命。”
我见她没穿外衣,光着脚跑出来,问:“衣衫不整到处招摇什么?”我对永贵人的印象不好,她性格尖刻,喜欢打骂宫女,被我训了几次,仍不见悔改,只好把有姿历的宫女及嬷嬷调派几个过去,她才稍有收敛,不敢再逞强。
她哭着向上磕头说:“臣妾这几天不舒服,找太医诊治,说臣妾身怀六甲,已经三个月了,敬事房的太监要给臣妾进汤,求娘娘救孩子一命。”
我命宫女扶起她,给她上了一杯茶说:“怪道这两天没见你的影儿,进汤与否,你还是求皇上,我做不了主。”永贵人向前爬了一步,跪到我的膝前说:“去年臣妾也曾怀了一胎,结果去求皇上,皇上二话没说,马上命进汤,还告诫臣妾,如果下次再敢怀孕,永不再临幸臣妾。”看她哭得伤心,我有些不忍心,不论如何孩子是无辜的。我叫来敬事房总管让他先不要给永贵人进汤,等我请旨后,再做定夺。
乾隆酉时回宫,太监宫女们服侍他洗澡更衣后,他没上床,他坐到床边说:“永琰已经十四了,到了指婚的年龄,朕选了内务府总管和尔经额的女儿,岁数不大,倒是一个明事理的孩子,崇尚节俭、颇有孝贤和你的风范。朕不瞒你,已密立永琰为储君,他的嫡福晋,日后就是一国之母,汉人选后重在貌,而满人却重在德。”
我没想到乾隆会把他秘密立永琰为储的真相告诉我,我急忙跪到他面前说:“臣妾就是怕他承不了江山,误国误民。”
乾隆伸手扶起我说:“国家大事,朕也不敢草率,如果他堪不起大任,朕自然会废了他。”
我向他提起永贵人怀孕的事儿,乾隆开始还是笑容可掬,立刻变了脸色说:“她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求人求到你这儿来了,留下孩子也行,朕一定要查清楚,为什么临幸当日没有进汤,是没进还是她没喝,还是哪个胆大到敢暗渡陈仓。”他拉住我的手说:“这些年你没少劝朕,免了这些规矩,多生几个皇子公主,朕坚信一点,母贤子才能贤,这些女人整天争风吃醋,头脑简单,让她们生出孩子,后宫还不大乱?”
正文 乾隆番外二
由于她的粗心将皇祖御赐给朕的一件袍子弄脏了,(那件袍子是皇祖赏赐给朕的第一件礼物,朕当时还是个八岁的孩子,只穿了一件单衫练武,皇祖见朕穿得少,就把他的袍子脱下来赐给了朕,朕一生最敬重皇祖,一直小心地珍藏着舍不得穿,可是刚穿了第三次,就被这丫头给弄脏了。她还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朕当时真的很生气,真想重重治她的罪,可是一看到她以为自己无辜的样子,又有些不忍心。就像父母因为儿女做错事想重罚的时候,因为他们的楚楚可怜而变得心软。想到她进宫以来接二连三地惹事,她几乎成了众目睽睽下的目标,慧儿在场,不罚她,自古后宫是非多,难免让她一个孩子走到风口浪尖上,就算把她保护起来也好。我把她贬到御花园。
没有她在身边虽然耳根子清静,但是总象少了些什么。接下来又是大清律例的重新修定,颁布在即,朕忙得一个月没翻宫妃的牌子,倒惹得宫妃们把责任都推到了魏瑶池的身上。
闲下来时,朕真得很想她,想她没有节制的大吃,想她无缘由的惹乱子。她在御花园里做什么,朕想一个人去看看她,不带着随从,是想和她单独待一会儿。这一个月来朕不光是累身子,也累心。
听皇后无意间说过她住在摛藻堂西墙外的西耳房,信步走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