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1/4 页)
张浩和范康泽这些日子,就五原镇附近能去的点都去了个遍,眼下就一直窝在一个客栈里温书,等到李明锦来了之后,三人收拾了一番,准备去往齐州。
“哈哈,小锦,你也成了一个香饽饽啦……”张浩手自听着李明锦说了那番遭遇之后,捂着肚子笑的身子打颤,“不行了,不行了,笑的我肚子疼……”
嘶了一声又故作正经的打量起对方,转头对范康泽说道:“唉,别说啊,打量着咱小锦也是一个玉树临风的风流才子,不奇怪,不奇怪……哈哈……”
范康泽听了也一直笑着,李明锦看着二人那般幸灾乐祸的样子,心里郁结,真是交友不慎!
其实黄春娇那件事儿李明锦当天醉的睡的很死,根本不知道,还是堂兄李明林告诉自己的,表兄妹结亲,李明锦想想就打冷颤,虽然古代很正常,但是近亲结婚,自己是接受不了,万一要是生个小孩有缺陷啥的……更何况自己心中的理想妻子人选……
看着李明锦神情飘忽,明显神游的样子,范康泽突然推了一下对方打趣道:“唉,是不是思春了啊?说说,看上哪家小娘子了?”
“小锦,有心上人啦?我怎么不知道啊?”张浩大叫。
“什么啊?乱说什么啊……”李明锦白了一眼二人嘴硬道,可惜脸却红了,张浩和范康泽见状,更是调笑道:“脸红了!脸红了!哈哈……”
“你们……”
三个少年书生,一路上说说笑笑,前面的路还很长。
☆、第42章
在外面游学的李明锦,丝毫不知道河西村的家人,为了他的亲事挑花了眼,操碎了心。
男子十六岁确实到了说亲的年纪,王氏一提出来,老爷子就点头表示同意。
既然都没有意见,王氏将孙子要说亲的事放了出去,一时间往李家来的媒婆快要踏平李家的大门槛了,今时不同往日,现在根本不需要去请媒婆,只要话一出口,媒婆上赶着来。西河村有些人家也是有想法的,不过也只能想想。
媒婆说的人家大部分是一些秀才的女儿,或者稍富裕的农户家的女儿,真正的乡绅家的闺女也有还是较少。为何呢,实在是李家虽然在河西村是个富户,但在整个南山镇来看,却也不显。镇上有两个铺子,这样的人家在南山也不少,李明锦虽是秀才,但是前途并未可知。
王氏听着媒婆说着的这些人家,回头就让儿子去打听去了。虽说李家也是农户出身,但对于长孙媳妇,王氏私心里还是想找个能和长孙相配的人家,小王氏心里倒是无所谓,只是要是娶个身份高点的媳妇,怕不好相处。
王氏和小王氏两个挑花了眼,一时拿不定主意。虽然自古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到底是孙子自己的婚事,本想着知会一声李明锦。可惜现下孙子在外游历,书信延时,王氏心里一直在纠结着。
前前后后两三个月,这事儿一直拖着没定。快到年关,李明辉和李明秀休学回家来了。苏秀才,去年秋闱榜上有名,已经是举人老爷了,当时南山书院轰动了一下,李家还送去了贺礼。
晋朝举人是可以补授官职的,不过苏举人依然留在了南山书院当夫子。李明辉和李明秀依然在其门下学习。此次李明辉和李明秀回家还带回了夫子的一封书信。
老爷子看了信之后,将信给了大儿子李继旺。
“爹,苏举人这是……”
“夫子肯定是好意,也是看中明锦,这是这门亲事门第比咱们家高,你怎么看?”苏夫子保媒的是自己同窗,今年一起中的举人。这个举人姓潘,今年三十七岁,家中有两儿两女,长子已成家,长女今年十六岁正是说亲的年纪。
“爹……苏夫子既然愿意保媒,说明对方应该不会嫌弃咱家,只是怕小锦会心里介意。”自家儿子自己还是了解的,平时看着很温和,但心性强,要是媳妇身份高,到时候端着架子,日子过的反而不美。
老爷子皱了皱眉,后又告知了王氏和小王氏,想问问她们的意见。王氏听了老头子的话,心里是愿意的,直说:“既然是夫子的好意,咱家也不好直接推拒吧,再说,具体怎么样,也可先去夫子家里询问一下。”
“娘,只是……”小王氏话未说完,王氏就打断道:“我知道你心里想什么,但是眼下媒婆来说的人家比较起来,夫子保媒的是最好的,虽然眼下家里门第是没对方高,只要明锦以后争气,这都不是问题。”王氏可是一直很看好长孙的,虽然对方是举人家的闺女,却也并不觉得高攀不上。
王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