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部分(第3/4 页)
“皇上,臣以为,这些奏折,大可不必理会,苏爱卿带领大军,正在征伐后金鞑子,晋王殿下忠心耿耿,一心为了朝廷,甚至是主动避嫌,值此关键时刻,朝中有些大人,不顾全大局,无中生事,想要挑起矛盾,这完全是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啊。”
朱由检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了微笑。
“杨爱卿说的是啊,朕是肯定不相信的,这些奏折,朕就留下了,晋王不要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安心做事情就是了。”
杨嗣昌和朱审烜离开养心殿之后,朱由检再次开口说话了。
“公公,你认为奏折上面的事情可信吗。”
“皇上,奴婢以为,无风不起浪啊,皇上还是要提高警觉,苏大人手握重权,若是有什么不轨的想法,会危害到皇上的。”
“你以前不是很支持苏天成的吗,朕有些奇怪啊,到如今,你的态度为什么改变了。”
“此一时彼一时,奴婢的心里只有皇上。”
朱由检点点头,王承恩的忠心,那是不用怀疑的,王承恩的判断,他也是相信的,这说明苏天成手里的权力的确太大了。
“朕是相信你的,你说说,如今能够有什么办法解决吗。”
“奴婢以为,还是派出监军,如此就能够限制苏天成的行动了。”
朱由检轻轻摇头。
“这个办法不行,就算是派出了监军,也不可能真正的控制江宁营,更不可能监视苏天成,这样做,只能够让苏天成更加的疑心,如今正是关键时刻,苏天成带领大军,迎战后金鞑子,三十余万的后金鞑子啊,苏天成能够控制的军士,总人数不过二十四万,两边还是有差距的,后金鞑子的战斗力,朕是清楚的,这一次的征伐,不容易。”
“皇上,既然派监军的办法不可行,奴婢以为,是不是可以继续笼络。”
“苏天成已经是内阁大臣了,朕还要如何的笼络啊,难不成让苏天成做内阁首辅吗,这肯定是不行的。”
王承恩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在他看来,也只有这两个办法了。
朱由检站起来了,慢慢走动了几步。
“此次征伐后金鞑子,事关重大,朕还是等一等,江宁营的确骁勇,可承担的压力也是巨大的,朕欣慰的是,苏天成没有保全江宁营的实力,从他呈报的奏折来看,承担主要进攻任务的,还是江宁营,这就说明了,苏天成还是为我大明考虑的,只是朕需要看到实际情况,到底是江宁营承担主要的进攻任务,还是辽东边军承担重任。”
朱由检这样说,令王承恩有些糊涂了,弹劾苏天成与朱审烜的奏折,他都看过了,里面所说到的事情,也是触目惊心的,虽然没有什么实际的证据,全部都是预测的,但这种可能性,实实在在的呈现在面前了,按照目前的态势发展下去,很有可能出现重大问题,宋朝的赵匡胤,就是龙袍加身的,如今的苏天成,和赵匡胤很是相像。
王承恩也曾经考虑,是不是彻底让苏天成离开江宁营,让苏天成留在京城,其他人去指挥江宁营,为此他还秘密安排东厂的番子,去做了一番的调查,可调查的结果令他沮丧,江宁营不能够离开苏天成。这样的调查结果,让皇上更加的担心。
可恨的是那后金鞑子,皇太极既然决定臣服了,就老老实实的在辽东呆着,这边皇上也好动手,将苏天成直接调到京城来,打散江宁营的编制,这样就能够彻底解决问题了,可惜皇太极居然立下了皇太子,这岂不是公开的扇皇上的耳光吗。
后金鞑子的威胁,远远超过了流寇,流寇是因为没有饭吃,造反的原因,首先是为了能够享受荣华富贵,接着才是想着能够掌握权力,万般无奈之下,可以许诺流寇,到地方上做官什么的,或许能够缓解问题,可后金鞑子就完全不同了,他们的目的是入主中原,那样大明王朝就要被推翻了,从更加现实的角度看,后金鞑子的战斗力,远远强于流寇。
后金鞑子是大明朝廷最为重大的威胁,绝对不能够忽略。
所以皇上做出来决定,马上征伐后金鞑子,这也是经过了认真考虑的,并非是一时冲动,或者是为了什么面子,只有尽早的剿灭后金鞑子,皇上才有可能真正安心的处理内部的事宜。
南方史可法、马士英、刘泽清、左良玉和黄得功等人,带领的队伍也开始慢慢壮大起来了,这些人是绝对效忠朝廷的,也是能够被朝廷直接控制的,按说剿灭后金鞑子如此重要的战役,朝廷应该是调集他们中间的部分人参与的,可皇上没有这么做,这里面的原因,也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