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3/4 页)
了地,他换好鞋子,转身就见颜青画进了小隔间。
时隔四年,颜青画又来了月事。
她呆呆盯着月事带上的血色瞧了瞧,伸手摸了摸肚子。
大概是因为荣桀昨天帮她暖身,她这会儿竟没特别难受,只是夏日里湿漉漉的不太舒服,但也只能如此了。
她换了一条月事带,把昨日的这一条洗干净,红着脸出去同荣桀说:“我想晒晒衣裳。”
客栈房间不大,若是外袍可以拿去楼顶晒,里衣之类的贴身衣物就只好晾在屋子里,窗边也已经备好了架子。
荣桀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晒吧,我帮你把架子支上。”
颜青画这会儿已经犹豫了半天,最好还是小声说:“你不许……不许看。”
她等荣桀支起架子,便把她推出门去,忙活好这些事便逃也似地出了门,还细心上了锁。
荣桀是真不知道她在害羞什么,也舍不得叫她着急,便假装自己已经不记得了,很自然领着她去了一楼。
今日天色极好,头顶太阳很大,却也偶有微风拂来,一行人带好斗笠便出了门,一路往西市行去。
西市离南巷不算太远,他们也不想惊动旁人,便没有骑马。
这年头走南闯北的商队其实不少,但骑矮脚马的真没那么多,昨日他们进城时就发现有些人悄悄打量他们,今日便只好步行。
这季节来癸水实在有些较烦,不过太阳照在身上暖融融,颜青画竟觉得比在屋子里躺着时要舒服些。
还没到西市,就听到热闹声。
拐到大路上,便仿佛一下回到人世间,身边不时有马儿小跑而过,也有商队驾着马车一路往西市驶去。
西市比东城门刚进来那里人还要多些。
他们跟着操着各种方言的商客们走了进去,雷鸣和燕大哥就带着人往另一边赶,这一条街怎么也有十几家商行,他们得一家一家询问。
荣桀和颜青画直接去了门口的第一家,开始忙起来。
奉金是大城,来往商客很多,城里的商行一天要接待数十位南来北往的外地人,对他们问的问题也见怪不怪,能答的都会客气讲几句。
棉花要到秋日才会丰收,现在买棉花的大多都是去年的沉棉,价格比新棉低很多,却不如新棉蓬松软和,做成衣裳会略有些硬。
不过对于他们来说,现在倒也不是太讲究的时候。
他们军中如今有将近三个旗,冬衣总要一人发一身,最少也要买两三百斤棉花回去,要不然还不够发军饷的。
一个上午,他们就打听了玉米和棉花的价格,中午回了客栈,用完午膳便又坐到一起商议。
“奉金去年的沉棉比云州和业康的都便宜四五钱,我们可以多买点回去。”荣桀最后总结。
倒是雷鸣皱起道:“可棉花占地儿,实在也带不了那么多回去,我估摸着最多只能有二百多斤,这还没考虑玉米粮种。”
马车本身有一定重量,再加上货物,单架马车最多也就只能拉到三百斤的货,货再多马儿就太吃力了。
若是粮食,他们可以多买些回去,棉花就有些难了。
这确实是个大问题,荣桀一时也没什么好办法。
倒是颜青画翻开手里的本子,出言道:“我有个想法,不知当说不当说。”
三个人一齐看向她,颜青画镇定道:“我记了一下这一路的米粮价格,咱们途中歇脚的小湾镇里玉米的价格跟西市的差不了太多,我们不如在这全买了棉花,等回去路上从小湾镇买上几百斤玉米,再买一架马车回去便是了。”
荣桀眼睛一亮,他凑过去看,只见颜青画的本子上密密麻麻记了好几页的字,每个后面都记了数,这个荣桀看得懂,她应当是写的价格。
颜青画见他们仨都在那点头,却有些迟疑,她正想再说些什么,却不料外面传来一阵规律的敲门声。
雷鸣站起身来,直接凑到门边:“何事?”
外面是一把陌生的嗓子:“几位当家的,我们家老爷有请。”
荣桀瞬间皱起眉头。
第42章 买卖
几个人对视一眼; 还是颜青画反应快,对荣桀做了个口型:“张。”
荣桀立刻就懂了; 他们早上在西市转了一天; 也隐约听到有人说张家的事,但大多都只有只字片语; 实在也不知道到底是如何的人家。
人人都讳莫如深; 肯定也不是什么善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