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第3/4 页)
的符节,乃持用假的符节,让周勃得以进入北军营寨。
周勃立刻下令郦寄和典客刘揭共同去游说吕禄道:
“皇帝已下令太尉守北军,请立刻归还将令印件,自动请辞北军司令官,否则必有祸灾。”
吕禄认为郦寄不会出卖自己,便将印件交予刘揭,让出兵权,交付周勃指挥。
“军中亲袒吕氏者卷起右边袖子,亲向刘氏者则卷起左边袖子。”
结果全军将士皆卷左袖,表示效忠刘氏政权。
周勃便正式掌握了禁卫军团北军的指挥权。
但南军的掌握尚在吕产的手中。
丞相陈平乃召见朱虚侯刘章,嘱咐其协助周勃行事。周勃令刘章监守军门,并遣御史大夫曹窋,火速通知宫殿宿卫部队'奇/书/网…整。理'…提=。供',勿让吕产进入宫中。
吕产这时候并不知道吕禄已弃军离去。
因此他打算进入未央宫,扶持皇帝由宫中发出命令,让南北禁卫军团发动政变。
但当他来至殿门口前,平阳侯曹窋已指挥宿卫部队紧闭大门,坚拒吕产和其部队入内。
吕产不得入,便暂时在宫殿门口等待时机。
双方在宫殿门口对峙,曹窋恐朱虚侯兵力有限,难以取胜,乃派人向周勃报告军情。
周勃亦没有把握能压得住南军,加上吕氏的部队大多在长安,如此地火并下去不见得对己方有利。他便命令朱虚侯刘章亲率部队入宫,以保护皇帝。
朱虚侯乃率十余士卒驰向皇宫,入未央宫前即遭逢吕产人马,时已近黄昏,朱虚侯下令攻击吕产,吕产在前后夹击下,不敌退走。
适逢天起大风,吕氏人马混乱成一团,刘章乘机追杀,吕产逃至郎中府吏厕中,被杀身亡。
皇帝刘弘闻知殿外发生火井,便派使者持节慰问刘章部队,刘章欲乘机夺其节,使者不肯,刘章乃强载之,以皇帝节信追捕吕氏余党。
负责长乐宫警卫的吕氏长老吕更始在混乱中被捕,当场遭斩杀,宫中吕氏的势力已被彻底驱逐。
朱虚侯刘章便率军回报周勃,周勃亲自接见,并向刘章表示恭贺之意。
刘章道:“吕氏一党最令人头痛的是吕产,现吕产已诛,我方已取得全胜,天下可复定矣。”
周勃乃下令收回南军指挥权,并分遣部队追捕吕氏党人,无论男女老少一律处斩。
吕禄遭捕杀。
吕嬃也遭到笞杀。
燕王中通被捕,判处斩刑。
亲吕后的鲁王张偃被废。
审食其虽是吕后派党人,但曾数度协调吕太后和功臣间的危机有功,仍恢复其左丞相职。
并以济川王刘太继吕产为梁王。
派遣朱虚侯刘章赴齐国报告诛吕情事,并请齐国撤兵。
郦商虽为吕氏党军头,但其子郦寄在诛吕事件中建有大功,仍维持其爵位,不过郦商在事件后不久便去世,其子郦寄继任为曲周侯。
功臣商议,共宜刘恒为皇帝
灌婴在荥阳时,听说魏勃怂恿齐王起兵叛乱,乃遣使召见魏勃,责问之。魏勃辩解说:
“当时情势如同失火之家,救火要紧,那有时间先通知丈人!”
由于宰相召平被杀,灌婴表示宜追究齐国出兵有无叛国之情事。
魏勃退立在旁,两脚战栗不停,吓得无法提出有力的辩护来。
灌婴见之,乃对左右笑道:
“听人说魏勃勇猛负责,今视之庸人耳,没有什么能力的。”
乃下令罢除魏勃官职,放他回去。
灌婴也罢兵,班师回朝。
以陈平、周勃为主的功臣党,已完全控制住关中的情势。他们召开会议,讨论如何重建刘氏的政权。
陈平首先表示:
“少帝、梁王、淮阳王及当今皇上常山王,均不是孝惠帝真正的儿子,是吕后以计诈取他人之子,杀其母养于后宫,假装为孝惠之子,以为继承人或立为诸侯王,其目的在强化吕氏的控制力。”
“如今我等诛灭吕氏,而这些吕氏制造的假后代长大后,可能会向我们报复,将更造成朝廷混乱,宜利用这一机会彻底摧毁之,以绝后患。”
大臣们对此倒没有什么意见,重要的是应拥立什么样的人来继任为皇帝呢?
陈平表示:“不如由高皇帝的子孙,现任诸侯王中,拥立最年长又贤能者为皇帝。”
朱虚侯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