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页)
不刻意去求成功,没有包袱,没有私欲,只有努力,不断努力去解决周边的困难,努力到不必刻意用心去努力的程度时,便也是最容易成功的时候。
真正的成功者,大多是冒险家,或许他们审慎小心,但多半是没有任何包袱压力的。身段太多,顾前顾后,刻意想去求追成功的人,反而很少真正的成功。
美国有名的创业大王雷·克利斯(Ray Kris)曾表示,成功的创业者,最重要的是要笨、要狂、要天真、要懒散。
“要笨到不在乎会得到什么结果,要狂到肯把自己的一切全投入工作中,要天真到不想一个人独享成果,所以一开始便想和人分享,要懒散到必须有一大堆人替你工作。你只要坐下来,好好想你正在做些什么,以及你打算怎么做。”
创业成败最重要的关键,在于能够不患得患失,勇往前进,做自己认为需要去做的事,不设定太多预期目标,便可以使自己较无心也较无欲。只要坚毅不拔地去做,抓住方向,努力到底,不把成果看得太重的人,反而比较容易突破困难。
刘邦在创业上最大的特色,便在于他的无心。他不像陈胜一般,一开始便想追求成功,刻意努力、苦心经营的,都是使自己出人头地,成为领导者。这股庞大的心理压力,主导了陈胜日后的行为,也限制了他的发展。
刘邦则不同,他成为众兄弟的领导者,只是出于个性上率真的喜好而已,并非想从这里获得什么成就。他模仿信陵君,也是直觉地喜欢而已,并不特别地觉得自己必须和信陵君一样的成功。即使到了中壮年,刘邦仍甘心作个小亭长,而且似乎也很喜欢自己的工作,他并不为自己的“不成功”感到苦恼,只努力想扮好自己个性上的角色。或许就是这一点,让他展现出一股别人没有的轻松,很自然拥有他人难以模仿的领袖题力。
他完全让自已跟着命运跑,无怨无悔,做他自己认为该做的事,的确是够狂也够笨,或许就是这一点,成为他日后成功的最重要特质。
刘邦大传……第三篇 霸王出世
第三篇 霸王出世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子《道德经·第十八章》
大道普行的时候,忠信孝悌是人之常情,根本不用特别表达仁义。人民诚实朴质,安分守己,何须特别的智慧。所以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家中成员推诚相处,和睦以待,没有人会去谈论孝慈。国家政治清明,群臣各司其所,各尽其能,也没有必要去褒奖忠臣。所以只有在社会混乱、六亲不和时,才要尊崇孝慈;国家昏乱、局势不稳的,才会要求忠臣。
当“非”本身不存在时,就不用去辨识“是”了。也就是在道德破产、人心堕落之际,仁义、智慧、孝慈、忠臣才有意义,才受到重视。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各自遗忘,只有被丢在陆地上,对会吐沫相濡。相濡虽是美德,但只在不幸的时候才会产生。
所以当强者刻意被重视的时候,也就是天下大乱的根源。
刘邦大传……第一章 将门虎种
第一章 将门虎种
想不到项羽倒理直气壮地表示:“认字只不过能记诵一些姓名而已,剑术再好也只能击败一个对手,这又有什么好学的!?我想学的是成为万人敌的大将。”
系出名门,悲剧英雄的后裔
响应陈胜、吴广起义的楚国部族中,最受瞩目,而且势力成长也最快的,要属拥有会稽城的项梁和项羽叔侄。
会稽城便是现在的浙江省会稽市,春秋晚年曾是越国的京城。越国在勾践王时代,击败了当代霸主吴王夫差,不但恢复了险被灭亡的国运,进而挥军北上,成为春秋时代最后一任的中原霸主。
但勾践并未在中原发展实力,他仍很快回到会稽,以此为中心发挥其霸主威信。也因为如此,会稽城很快便声名远播,成为了当时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也成了中国东南方的军事重镇。
但越国在勾践死后,继承人便发生内哄,不久即为南方霸主楚国所灭,会稽城也成了楚国的一部分。
由于东方的吴、越等部族在传统上与楚国有宿怨,加上民性强悍,统治不易,楚王便特别将战斗力最强的主要部落贵族镇守在这些地方,其中最有名的便是“项氏”部族。
项是地名,原在今河南省项城。
这部族以擅长野战闻名,出现过不少有名将领,在原本便勇于作战的楚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