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页)
捕快措施篇》和《破案方法篇》。每篇下面又分若干章,其中《捕快技术篇》七章,分别是:《捕快记录术》、《现场测量术》、《痕迹勘验术》、《文书勘验术》、《尸体勘验术》、《涉案物件勘验术》、《调查取证术》。《捕快举措篇》也是七章,分别是《传问》、《搜查》、《取保》、《监视》、《扣押物证》、《辨认》、《捕拿》。《破案方法篇》分章最多,一共十三章,分别是《杀人案件侦察术》、《纵火案件侦察术》、《投毒案件侦察术》、《*案件侦察术》、《盗窃案件侦察术》……
蒋平飞快浏览完目录后,见《破案方法篇》里没有“失踪案件侦察术”,问道:“孙先生,书里为何没有提到失踪案件的侦察方法呢?”
孙蒙正赞叹道:“你果然心细!这么快就发现了本书的缺憾。”蒋平避开他的眼睛,道:“并非我心细,只是想到司马雁是失踪的,所以特别注意了这个问题。”其实这话只说出了一半原因,另一半是因为他心中还藏着一个与自己关系更大的失踪案件,那便是她母亲的失踪案。
孙蒙正哪里知道他心中这个秘密,说道:“我当初也曾问过那位捕快朋友,他解释说:失踪案件没必要单独列出。因为即使有人家里失踪了人口,也未必就会报案。毕竟失踪这事情,在未发现尸首前,都不能轻易下结论是被害了。失踪者家人出于种种考虑,不报案而自行寻访亲人的情况居多。而报案的,官府也不会投入过多精力调查,不过张贴几张寻人启事。除非是失踪案演变成为凶杀案或者绑架案等性质严重的案子,官府才会认真对待。而侦破凶杀案和绑架案的方法,《破案方法篇》里已有详细讲解。”
蒋平点点头,“原来如此。”一时也没心情从头看起,直接将书翻到《杀人案件侦察术》那一章,飞快地浏览――
杀人案件调查一般应以被害者尸体为中心,对发现地点、杀人地点、移尸地点、以及凶手遗留下的痕迹、物事、现场周围环境、凶手出入作案现场的路线进行全面、仔细地勘验和分析。其侦察步骤通常分五步:一是仔细勘察尸体现场;二是细致开展调查访问;三是分析案情、分析凶手杀人动机,以定侦察范围;四是运用捕快举措术,寻找人证和物证……
孙蒙正道:“这本书我已看了十余年了,你要有兴趣的话,就留在身边今后慢慢看吧。” 蒋平只读了几段,便有一种瞎子突见光明的感觉,心想自己今后确实有借助这本书之处,于是便不客气,说道:“那我暂时收下吧。先生以后如需要,随时拿去就是。”孙蒙正苦笑道:“有几章我几乎都能背下来了!恐怕今后也用不着再看了。”
叹一口气,又道:“尽信书不如不读书。任何一门学问都不能纸上谈兵和生搬硬套,必须活学活用。在我看来,无论学习什么本领,要想精通,勤奋固然重要,但天分却是第一位的。常言道: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入错行,便是入了自己没有天分的行。我看你倒似有做捕快的天分,至于武功……到底有无天分,你今后要自己多留心一些。如没这个天分,也不要因为令尊有此遗愿就勉强自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能精通一行艺业,就可俯仰无愧了!”
蒋平听他玄外之音分明是在暗示自己并无多少练武天分,不禁脸上微热,道:“多谢孙先生教诲。”
※ ※ ※
两人谈谈说说,不觉已是东方微明。孙蒙正忽道:“这长安名胜古迹甚多,我们不妨在此多留一日,明日再上路。”蒋平毕竟是少年心性,心中又仰慕长安多年,加之自己也并无多少学武功的兴趣,早一天晚一天到少林寺倒不如何在乎,因道:“好呀,就听孙先生的!”
孙蒙正道:“那我们今日就去观看名杨天下的碑林吧。”
蒋平问道:“碑林是什么地方?”
孙蒙正道:“碑林原是北宋元佑五年,为保存唐朝开成年间镌刻的《十三经》而建立起来的碑石丛。但后来各代又新增加了许多其他内容的碑石、墓志,如今总数已不下两千件!与曲阜孔庙碑林齐名。碑林荟萃了各朝各代名家手迹墨宝,可谓书法宝库。其中唐朝书法名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李阳冰、颜真卿、柳公权以及张旭等人的手笔刻石最为珍贵。宋、元时期的名家如宋徽宗、蔡京、赵孟睢⒚总馈⑺臻�热说哪�T蛏匝分�2恢�⌒值苣愣凉�改晔椋靠上不妒榉ǎ俊�
蒋平红脸说道:“我只读过五年私塾。不过……我其实一直喜欢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