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页)
满情绪,本来就是莫须有的罪名,几经审问下来,最终无法下结论。
对于向文要求赔偿道歉的要求更是一推了之,只说当事人已受到处罚,被派往台儿庄前线作战。
尤其是审问者知道青年的父亲还是附近有名的乡绅时,也不敢对他太过粗暴。
日军侵华其间,有多少无辜的中国人,就这样以莫须有的理由,关押摧残,一时间,弄得许多日本人的牢房人满为患,有些地方甚至随便找出几处民房,放上哨兵,几副刑具,就成一处活生生的人间地狱了。
乔向文在狱中即将遭遇到谁,这个人对他的人生、理想,甚至爱情带来多大的影响?
明天道来。()
第六章共产党人许伟长
第六章共产党人许伟长
“这位大哥,你也是刚被鬼子抓进来的吗?”
这天审讯好,刚被押回监狱阴暗的小房间,向文看见一位长衫男子,个头与自己差不多,正站在窗口边,仰望着窗外的天空。
北方人叫大哥,兄弟,南方人叫师傅,不一样的称谓,一样的亲切。
大哥回过脸时,看到的情形,却让向文吃了一惊。
原来他脸上有几道血印,右手臂还裹着纱布,看起来是受过伤,只是一副黑边眼镜的背后,那种眼神让人感觉到,他是那种可以无所畏惧的人。
温和、善良,但充满正气,年龄大约二十四五岁。
“是,小鬼子对你很客气啊,没好好款待你?”男子看向文的眼神有点疑惑。
“抓的没凭没据,真是无赖之极!”经过半天的审问,向文十分疲倦,靠到墙边坐到地上。
“你是学生吧,怎么会到了这里?”
“鬼子滥杀无辜,强奸不成,把人家男人杀了,我看不惯,要他们道歉赔偿,就被关了进来。”
“蹂躏妇女,残害百姓,日本鬼子欠下中国人的血债太多了,对了,我姓许,你叫我许大哥吧,怎么称呼你?”
听到向文说话时,对日本鬼子的那种仇恨和藐视,他明显去了戒心,拍了拍向文的肩膀,和他并肩坐了下来。
“许大哥,你是怎么被关进来的呢?”
侧脸,看了看向文略显稚嫩的脸,许大哥笑了笑,仰起脸,闭起眼睛,象对着志文说话一样,又仿佛自言自语:
“我和你情况差不多,你是莫名其妙被抓进来,我是知道所以然而已。”许大哥说话缓慢,似乎有所保留。
“恩,我叫乔向文,在省城读书,陈家集人,爹娘给许了门亲事,国难当头,我不愿意,就跑出来准备去投八路。”
“啊,向文兄弟,热血青年啊,看来你们家也是大户人家吧?”
“什么大户?说穿了就是地主呗,陈家集土地最多的就是我们家,但我一点也不喜欢这个家,良田万倾,长工几十,让我感到羞愧!凭啥人家辛辛苦苦一辈子,还只能帮你们家打工,没钱没地,日子过得紧紧巴巴?每个人都是爹娘生的,为什么生在不同的家庭,就那么悬殊,这公平吗?”
说着说着,向文从前心里压抑着的对家里的不满,就豆子般倒出来。
看起来是愤青,实际上却是句句实话。
是啊,虽然读的还是旧时的功课,但更多接受的却是“五四”后的新思潮、新观念,尤其是苏联十月革命后国民平等、工农当家做主的那种社会制度,在向文与老师、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早已根深蒂固地在心里扎根。
平日在省城很少回家,一大部分原因是看不惯家里的出身,对父亲剥削的行为虽说不上恨,但也绝对笑不起来。
倒是对那些给自己打工的乡亲充满了同情,每次回家都悄悄给他们的孩子带点新式小玩意,长工们在背后都暗自说着二少爷的好。
革命队伍中,有多少人都是这样,叛变了家庭,实现了阶级的穿越。呵呵。
许大哥听着向文的慷慨陈词,情不自禁地点着头,忽然,又若有所悟,紧起眉头:
“根据你的情况,没啥把柄,估计鬼子就是吓吓你,让你不和他们作对,估计很快就会放了你的,下一步向文你有何打算呢?”
听到许大哥的话,向文想都没想,脱口而出道:
“找八路,去延安!”
一听这话,许大哥立刻朝监狱的门外看了看,手指一压嘴巴,嘘。
向文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鲁莽,这是啥地方啊,小鬼子的据点,这话要是给他们听到了,还了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