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第1/4 页)
夏云不知他要干什么,茫然地望着他。他用手指指自己的头发,说:“你仔细看,是不是有白头发了?全都是想怎么把业绩做出来才会的。唉,差不多要油尽灯枯了。”
夏云仔细一看,果然,原本浓密的黑发中夹杂着一两条白头发,也不多,只有一两条而已。可是李东华今年才三十年,正当壮年,怎么会有白发了呢?
夏云把他拉起来,说:“你是不是抽空去检查一下身体,或者身体有什么不妥才会有白头发吧?不要小病不医拖到大病就麻烦了。当然了,我只是打个比喻,你可不要介意。”有些人忌讳这个,夏云是老板,有些话不能乱说。她也就是和李东华共事多年,有时候才会口无遮拦,想什么说什么。
李东华站直了腰,说:“其实不是身体有什么问题,完会是没日没夜想着德鑫的事累出来的。校长不知道,在分校考虑德鑫的事务很正常对吧?我回到家脑子里还是离不开学校那一大摊子事,只不过人回家了,心和魂还留在办公室呢。你说这样怎么能不老得快呢。”
听他说得可怜,夏云安慰他说:“你也要适当休息,不能没日没夜为工作上的事操劳,我可不希望你们一个个为了工作累垮身体。”
一句话没说完,楼梯口有人大喊:“校长,校长在吗?”
☆、第227章 愿意即将成真
随着喊声,一个人冲进了夏云办公室。听到这个人的声音,夏云和李东华都知道是谁来了,停止了对话。李东华更是张开双臂迎了上去,和来人拥抱了一下。
潘扬第一时间听到上市的确切消息,三步并做两步跑,赶到夏云办公室,却还是比李东华来迟了一步。
两人互相拥抱互拍肩背,同时哈哈大笑,十分开心。
看着昔日和自己一起创业一起成长的伙伴,夏云眼角不知不觉湿润了,正是因为有这些人陪着她一起走,德鑫才能走到今天。
李东华又想起了什么似的,说:“哎哟,把洪校长给忘了。九一年我初进德鑫,还是模仿洪校长的教学方式。校长你等会,我去找一下洪校长。”说着风风火火地去了。
潘扬笑得眼睛只剩一条缝,说:“校长,我们真的要上市了?”
夏云点头,说:“是的。下个月5号,我们将在证券会挂牌。不过我们股东的股票得三年后才解禁自由流通,也就是说这三年里,你们手里头的股票只是纸面上的数字,只能看不能用,要到三年后才能把它们变成现金。”
潘扬笑吟吟说:“只要能跟着校长,我是不打算把股票卖出去的,呵呵。”
愿望成真,名下突然有一大笔钱,就算只是帐面金额,还不能拿出来消费,无疑也是令人感觉十分愉快的。
夏云受他们的快乐感染,心情也很畅快。前生去到哪,都是一个不起眼的路人甲,来不来去不去的都没人注意到。今生重生了一次,却能改变这么多人的命运。把近万名志同道合的青年才俊聚到一起。而今,通过资本运作又能让这近万人中一小部份人得到他们应得的,让他们挤身百万富翁的行列,无疑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或者,自她重生创办德鑫以后,她就不停地在改变着很多人的命运。除了到德鑫工作的员工和老师。近百万人通过在德鑫学习到英语知识。通过托福或雅思考试,到大洋彼岸留学进修,走上辉煌。而在这些人当中,很多人一开始并没有出国的念头。而是受到周围到德鑫来学习后出国的亲戚朋友的影响,到德鑫学习,从而也走上一条出国之路的。
而现在。夏云通过媒体这样的传播渠道,势必影响到更多的人,这些人中。或许有人看到听说了她的奋斗事迹,受到触动受到感染,从而也通过自身的努力走上成功之路。她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涉及面越来越广,名声也越来越响了。
就到夏云分神这么一会功夫,洪敏和李东华手挽着手快步走了进来,洪敏和潘扬打了招呼。又对夏云说:“看来,消息一传出去。大家都高兴坏了。”转头问李东华:“你们都约好了到总部来吗?”
李东华说:“没有约好,只是听到消息后情不自禁便跑过来了。其他人会不会过来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我一听到这个消息,实在是忍不住,非得和两位校长乐呵乐呵不可。”
洪敏脸上像是笑开了花,向夏云请示说:“要不,把他们都叫过来,大家乐一乐?”
夏云笑着摇头说:“他们这些在京城的还好说,其他在外地的同事,来一次又要飞机又要汽车的,那得多麻烦?而且也没什么事。”
潘扬大声说:“有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