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前言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很多父母费尽心思,付出千辛万苦教育自己的孩子,结果却发现孩子离自己期望的目标越来越远。有的孩子被他们教成了“问题孩子”,有的孩子甚至因此而付出了更大的代价。于是父母们感到痛苦、困惑、茫然。
比利时一家杂志对全国60岁以上的老人作了一次专题调查。调查的题目是:“你最后悔的是什么?”并列出了十几项生活中容易后悔的事情,供被调查者选择。调查结果表明,有63%的人后悔对子女教育不够或不当。有些父母直到多年后,才发现按照自己的模式与经验,并没有使子女成才和受益。
成功的教子经验证明: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父母使用的方法是否妥当,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效果。
作为父母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孩子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孩子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有时候这种不易察觉的影响,也许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每一个优秀孩子的成长,都凝聚着父母巨大的心血和智慧,成功绝非偶然。身为父母,当对比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孩子的差距时,应先看到自己的付出与别人的差距。在孩子的教育上,同样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教育专家周弘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孩子的父母。”
好农民不让最矮的庄稼枯萎,好父母不让最“差”的孩子自卑。农民对待庄稼的态度,决定了庄稼的命运,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也同样决定了孩子的命运。
也许父母不是天才,但可以成为天才的父母。做父母的不可能选择孩子,但可以改变教育孩子的态度。态度变了,孩子的命运也许会发生改变。
作为一名合格的父母,不仅要正确认识到自身的责任与义务,还要随时向专家请教,及时纠正自己的失误,将科学的家教观念和先进的家教方法应用到家庭教育中来,还要把对孩子的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等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全面关心孩子的身心发展,教育和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孩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将孩子培育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每个父母都应该牢记: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讲究科学,从客观出发(1)
——了解孩子成长的8个关键期
从孩子一出生即根据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结合个体差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孩子进行教育、训练和培养,这是每个做父母的天职。这里,重要的是准确抓住时机,并确定教育课题。因为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和顺序性。在关键期对孩子施以适当的教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杭杭是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小男孩,亲戚朋友都很喜欢他,两岁半的时候父母决定送他去幼儿园,可谁知入园仅仅两天,就被老师退了回来,因为杭杭不能跟小伙伴一起活动,他一刻都坐不住,成了班里的捣蛋鬼。以后父母接连送杭杭去过5个幼儿园,每一次都是不超过3天就被婉言劝退了。经过医生的诊断,证明孩子患了“感觉统合失调症”和智力发育迟缓,跟关键期没有获得很好的发展有关,需要进行治疗和训练。
1935年奥地利动物学家洛伦茨做了这样一项实验:刚出生的小鹅,如果最初看见鹅妈妈,小鹅就跟鹅妈妈走;如果看见的是洛伦茨,小鹅就跟洛伦茨走。如果不让小鹅看见到活动的物体,两个星期之后,它就失去了“认母”的能力,也就不会出现这种行为了。 洛伦茨把小鹅认母的这种行为称为“印刻”现象,人类也不例外。科学家把人类的这种现象称为“关键期”。
关键期是人脑某个功能区域神经网络构建突发生长期,也是人学会某种知识、技能、行为等的最佳时机。人的大脑发育的过程中,都有一个发育计划时间表:在哪一个阶段哪些功能先发育,哪些功能后发育。如果父母抓住了这个大脑发育时间表,在孩子那些大脑功能正在发育的高峰期,对孩子适时实施教育,则效果就要好得多。反之,错过了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再对孩子实施教育,效果就要差许多。
美国心理学家盖塞尔和汤普生做过一个著名的孪生兄弟爬楼梯实验。
有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兄弟,他们还未满周岁,喜欢满地爬。一天,在他们的房间里出现了一架小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