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量身打造(第2/3 页)
大的劲,就是想给朱浩升官,体现出皇帝对朱浩的重视,所以他压根儿就没往朱浩身上做任何联想,只是想小皇帝是要从年轻翰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
孙交先前对于增加内阁大学士之事,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此时孙交见其他人在经筵日讲官的问题上也是默不作声,只能硬着头皮出列道:“陛下此议甚好,翰林院中从来都不乏年轻厚学之士,是该让年轻人多接触陛下,年轻人朝气勃勃,或能带给陛下新思路。”
要说在场人中,隐约能感受到新皇目的的只有孙交。
因为孙交隐约知道朱浩在新皇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小皇帝拐弯抹角提到要在经筵日讲官的问题上增加年轻人,很有可能是想让朱浩加入其中。
朱四笑道:“孙部堂是这么想的吗?真好,那杨阁老和诸位……如何看?”
问题再次抛给了杨廷和。
杨廷和先侧目望了孙交一眼,似在怪责对方一席话是在给自己出难题,随后拱手道:“老臣会酌情考量。不过可能,要等到秋日重开经筵后才可实行。”
朱四道:“现在天气还不是很热,朕觉得可以再开几天日讲,朕少年便继承大统,深感责任重大,希望能从别人身上汲取到治国方略,只要他们不觉得辛苦就好。”
蒋冕笑道:“陛下向学乃天大的好事。如此下臣等人,会做安排。”
蒋冕顺着杨廷和的话说下去。
既然老杨伱说同意皇帝的主张,那我们就给安排妥当。
皇帝一心向学,这不是好事吗?
难道皇帝远离儒者就好了?
正好利用经筵日讲的机会,多对小皇帝灌输儒家思想,让其接受我们文官治国那一套……
实在没理由拒绝啊。
……
……
出了乾清宫。
杨廷和跟蒋冕并肩而行,二人不用回内阁值房,因为当晚轮到他们值夜,这会儿得回家去好好休息。
“难道你没听出,陛下想从年轻人中,找一些人用作私利?”杨廷和皱眉问道。
蒋冕叹息:“此等事,堵不如疏。”
有些事,不是一切都要以你杨廷和的意见为准,也不能事事都向你这个首辅的利益看齐。
不能因为你杨廷和觉得小皇帝要在翰林院中培养自己人,就打击皇帝积极向学的态度,咱是同僚,不是你下属或是奴仆。
“嗯。”
杨廷和不再言语,但看向蒋冕的目光有些不善。
……
……
杨廷和回府后,特地派人去翰林院把杨慎叫回家。
杨慎听说皇帝的意向后,脸上满是喜色,道:“父亲尽管放心,翰苑中多都尊崇您的施政主张,没有不循规蹈矩之人……就算陛下想要拉拢,也不会如愿。”
杨廷和道:“那么多人,你能确保吗?”
杨慎面带微笑:“选谁去进侍日讲,不是由父亲说了算吗?”
杨廷和摇摇头。
显然他不同意儿子的说法。
我是内阁首辅,又不是翰林学士,更不是詹事府詹事,你怎么能说经筵日讲的人选由我来定?
虽然事是这么回事,但话却不能这么说……
“父亲是担心刘学士会从中作梗?”
杨慎问出个关键问题。
现在翰林院体系中,好像唯一能跟杨廷和叫板之人,就是翰林学士刘春。
刘春该死不死,被朱浩完成个起死回生的神迹后,到现在于翰林院中威望日隆,甚至现在要选个人入阁,有极大可能便是刘春上位。
而刘春压根儿就不是那种什么事都听从杨廷和的存在,尤其制诰方面,经常有自己的主张,对于杨廷和的意见只是作为参考,而不是全盘采纳。
杨廷和道:“陛下既然想在翰苑中培养年轻人,你先去拟个名单,看谁能胜任。”
“嗯。”
杨慎很有信心。
别的事或许不能帮到父亲,但翰林院的事情……杨慎自问能力不比刘春差,甚至可以取而代之,直接帮助杨廷和掌管翰林院。
知根知底的地方,做的又是“寻找年轻翰林”这种简单至极的差事,杨慎觉得自己一定能办得合乎杨廷和的心意。
……
杨慎回去后,率先找到余承勋。
余承勋不解地问道:“年轻人?翰林院可是苦修之所,能混上去的多半都不年轻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