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页)
先生提醒,我还想不到这一点。”打那以后,太子更加信任
王叔文。王叔文认为德宗老了,太子迟早要接替皇位,就暗地里替他物色朝
廷中有才能的官员,跟他们结交。他私下对太子说,这个人将来可以当宰相,
那个人将来可以担任将军。
不料过了一年,太子得了中风病,舌头不听使唤,讲不出话来。老年
的唐德宗为了这件事,急出病来,先咽了气。公元805年,太子李诵带病
即了位,这就是唐顺宗。
唐顺宗不能说话,只好靠原来在东宫伴他读书的官员王叔文、王伾来
帮他处理朝政。王叔文知道自己声望不够,不便公开掌握朝政大权,另外请
一个老资格的官员韦执谊出面做宰相,自己当一名翰林学士,帮助顺宗起草
诏书。他和韦执谊、王伾里外配合,又起用了刘禹锡、柳宗元等一些有才能
的官员,总算把朝政大权抓了过来。
王叔文掌权后,第一件要改革的就是整顿宦官欺压百姓的坏风气。他
替唐顺宗下了一道诏书,免了一些苛捐杂税:把宫市、五坊小儿一类欺负百
姓的事,统统取缔了。
这个措施一实行,长安百姓没有一个不拍手称快,一些作恶多端的宦
官却气歪了脸。
王叔文又把财政权拿了过来,进行了改革。历史上把这件事叫做“永
贞革新”(“永贞”是唐顺宗的年号)。
王叔文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当然触犯了掌权的宦官。宦官头子俱文珍
认为王叔文的权力太大了,用顺宗的名义解除了王叔文翰林学士的职务。
王叔文知道要想跟宦官斗争,还得把他们手里的兵权夺过来。他就派
老将范希朝去接管宦官掌握的神策军。但是那些神策军将领大都是宦官的亲
信。范希朝去接管人马,一些将领不来理他,只好空手回来了。
不到一个月,俱文珍勾结一批附和他们的老臣,宣布顺宗因为病重不
能执政,由太子李纯监国。又隔了一个月,太子正式即位,这就是唐宪宗。
顺宗一下台,俱文珍等一批宦官立刻把王叔文、王伾革职,贬谪到外
地去。第二年,又把王叔文处死。永贞革新不到一年就全盘失败,那些支持
王叔文一起改革的官员也受到了株连。
169 刘禹锡游玄都观
王叔文实行改革的时候,不但一批宦官恨王叔文,还有不少大臣嫌王
叔文地位低,办事专断,也对他不满,到了唐宪宗即位,大伙都纷纷攻击王
叔文。原来支持王叔文改革的八个官员,都被看作是王叔文的同党。宪宗下
了诏书,把韦执谊等八个人一律降职,派到边远地方当司马(官名),历史
上把他们和王叔文、王伾合起来称作“二王八司马”。
“八司马”当中,有两个是有名的文学家,就是柳宗元和刘禹锡。柳宗
元擅长散文,刘禹锡善于写诗,两个人又是很要好的朋友。这一回,柳宗元
被派到永州(今湖南零陵),刘禹锡被派到朗州(今湖南常德)。永州和朗州
都在南边,离开长安很远,那时候还是荒僻落后的地区。要是换了一些想不
开的人,心情是够难受的。幸好他们都是很有修养的人,他们相信自己的作
为是正直的,失败了也不那么懊丧。到了那里,除了办公以外,常常游览山
水,写写诗文。在他们的诗文中,常常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也反映了一些
人民的疾苦,像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就是在永州写的。
两个人在那里一住就是十年。日子一久,朝廷里有些大臣想起他们来,
觉得这些都是有才干的人,放在边远地区太可惜了,就奏请宪宗,把刘禹锡、
柳宗元调回长安,准备让他们留在京城做官。
刘禹锡回到长安,看看长安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朝廷官员
中,很多新提拔的都是他过去看不惯、合不来的人,心里很不舒坦。
京城里有一座有名的道观叫玄都观,里面有个道士,在观里种了一批
桃树。那时候正是春暖季节,观里桃花盛开,招引了不少游客。有些老朋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