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北征抱犊关(第1/2 页)
“得兄义助,乂心甚喜。只是岑兄此次非为游山玩水而来,恐耽误行期,坏了正事?”郭乂对自己这故交所言,也是心中感动,但知他身有调令公务,更不愿害人前程,故多提醒几句。 “无妨,正好顺道往常山郡一行,应耽误不了多时。我这军中无关重要的掌书记,大不过做为一文职僚佐,管不了太多边关军事。高将军亦乃明理之人,相信知晓详情后,应不介意这几日耽搁。” 郭乂也曾听闻一些好友近况,明白岑参口中称呼的“高将军”,指的正是前年方出征小勃律国,大获全胜而归,现官拜左金吾卫大将军的高仙芝。故友投入其帐下,自是可得重用,大有一番作为,展平生所学。高兴之余,也就不再过多推脱,去拂了挚友面子,遂顺势答应下来。 林欠本就订不了行止计划,因这别样事端又起,只得一旁暗叹一口气。这留心听着几人商量着后续举措的同时,看着仆人们忙里忙外的准备着饭食,心思逐渐转向等会儿席间的美酒佳肴之上…… 当夜林少作为护卫,故而早离席下去休息,赶路之疲惫已尽除。待到隔日辰时出门,其余三人似都有些酒气上头之表状,也不知是否因昨夜把酒言欢过了头。 其中尤以郭乂非习武之人,身子最弱,此时送别众人,似口齿还有些不大利索地说道:“郭某……郭某人酒量不济,让二位朋友见笑了……如此丑态,恕难远送……特预祝尔等此行一战功成……郭某在邻府敬候佳音传来……千万保重!” “兄弟晓得。待岑某人他日边塞归来,再好生与兄畅饮一番!”岑参也领头行礼,临别嘱咐几句。待赵壮士又领着书信,去县衙确认一通人马调度后,几人这才转身上马。只听岑公高声唱到一句:“功名须及早,岁月莫虚掷。郭兄珍重,驾!”三人策马先后往县城西门而去。 自出了城门,经一日有余,向西南复行百十里路程,有赵延嗣带路,一行顺利赶至常山郡、直奔真定县城所在。几人身怀公文,城门处自无需过多检查身份,故马不停蹄,趁日间办公之时,朝向府衙奔进。 及至衙门,门口看守的三两差人见赵延嗣归来,忙上前为几人牵过马匹,迎道:“赵大郎去了三日,可算回来了。县尉已念到多次,快请随我入内回禀。”说着分划好安排,各自做事儿,只留一人将林欠等带往中堂处。 绕过前衙公堂,行不到几步,就见一人立于门外,身形魁梧不凡,窄袖武袍更添干练英武之气,分毫不输赵延嗣。乍一看,二人就连那面容,都有两三分相似,只是对面这男子已年过五旬,面颊有岁月之印,须发着迟暮之色,再加上此时自带的几分不耐神情,倍显严肃。 此人也不需多多介绍,明眼一见,就知应是赵延嗣等人提到的这一地县尉,今常山派主事者-——赵恒、赵老爷子。他一身高深功力,是当地多年成名的高手,不用下人报告,已听着声响,知是自家子侄回来了,不看旁人在否,张口便道:“延嗣小子,去了多日,总算晓得回家。可有将那公务交代清楚?” “叔父放心,延嗣已将事情始末报之定州府,安喜县将派出一队不良人配合我方行动,加之本县两队人马,派内一干师兄弟……共计近百人出手,定可毕其功于一役!”赵大郎将商定好的安排上报,接着说道:“这位是安西四镇节度使下属掌书记岑参、岑公。这位是其随行林护卫。两位皆是听闻抱犊关贼人嚣张恶行,特随侄儿前来,出手义助……” 听完赵延嗣所说的因果,赵老爷子也多打量了二人几眼。以他多年识人之明,当能看出眼前二人大概修为,因此为又添两名高手,抱拳欣喜道:“得二位仗义出手,如乘舟江湖而送一帆风至,老夫甚感荣幸……只是不知掌书记为何不在任处奉职,反而来到这常山境内?” 正逢幽州变故传出,对方有如此疑问倒属实正常。岑参也不露破绽,只编作自己上任途中,探访故友之事讲了一番,以取得这赵县尉的信任。 “哈哈哈……这般确是老赵我多心了,恕罪、恕罪……快请入内饮茶,待我向县令取了印符,等明日安喜县人马齐聚,便可出发讨贼!” 经一番交接后,由此自是各人下去各做准备。岑、林二人虽非本县公差,但凭着岑参身份,往那馆驿处住宿,却无他碍。赵延嗣依旧作为向导,随同前往,顺道也把自己的安顿一同打点了。 趁着赵大郎先行之机,林欠思虑一番,还是不想白做冤大头,于是催马上前,对着自家上峰小声说道:“岑公……今次之事虽是好意,可其中真情,却有些耐人寻味……小子非怕惹上事端,却也一场活当算个明白。”接着将之前的怀疑半虚半实的,吐露给岑参知晓。 “哦?依你所言,倒实是有几分蹊跷之处……既如此,待往驿馆歇息时,我再寻来赵兄弟,当面询问一番,便可知个中原究。”这下两人心中有事儿,也不耽误功夫,一夹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