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大林让我想起庞中华(孟波)
新浪网副总编辑:孟波
想起大林,我常常想起一个人——著名硬笔书法家庞中华。看到大林这本《网站首页:“意见领袖”是怎样炼成的》,我自然想到了庞中华先生印数逾千万的《谈谈学写钢笔字》。
仔细想来,大林和庞中华还真是有若干相同甚至巧合之处。我想他们两个最大的共同之处,莫过于他们在各自的专业内巨大的影响了。在硬笔书法界,庞中华有很多粉丝;在时评界,大林也有很多粉丝。
庞中华粉丝众多,因为字写得帅。同样,大林兄有众多拥趸,也不仅仅是大林长得帅,而是时评写得帅。
但是,这个“帅”字需要稍作一下解释。“帅”指的是漂亮、舒服、规范、标准。就是说,大林的时评就像庞中华的钢笔字一样,漂亮、舒服、规范、标准,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普适性、可操作性、可复制性。
庞中华的钢笔字风靡了20年,至今每年畅销百万本,影响了两代中国人的书写。庞中华有一句口号,叫作“做堂堂正正中国人,写漂漂亮亮中国字”,应该说庞中华基本达到了。一个人的字写好了,很不容易,但是如果能够影响带动更多的人都把字写好,那就功莫大焉。大林兄呢,他应该是1990年代中国最早一批写时评的人,他的时评,写得非常漂亮,规范和高效,这三点把时评作为新闻体裁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他的时评像庞中华的字一样,风靡全国各地,覆盖各类媒体。有时,我作为同行不免有些“忌妒”。但是,分析一下,还是有原因的,那就是他的时评规范性、普适性适合了各级各类媒体和读者的需求。
就像我从来不认为庞中华是大师、不认为庞中华的字是书法中的*一样,我也不认为大林是时事评论界的大师、不认为大林的文章是时评中的*。但是,我依然认为庞中华对中国书法贡献巨大,我依然认为,大林如果有意从事时评写作普及活动的话,一定会吸引更多粉丝。
千里遗迹易寻,高风半步难求。相信《网站首页:“意见领袖”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会备受欢迎。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几乎就是一本《中国时评写作规范和秘笈》了。相信那些刚从事时评写作的朋友看到它,一定会觉得如获至宝。
目前,高校新闻系出了不少新闻评论写作的教材,至少从我这个学新闻的人看来,目前还没发现有几本教材能够超过这本的。原因何在,要么是这些教材的作者从来不写评论,要么就是作者没有从事新闻工作。因此,理论归纳是苍白的,选取个案也是陈旧的。
有同行说,大林兄就是为写时评而生的。此言差矣,大林一开始要立志当书法家的,只是后来阴差阳错,才成为时评家的。他很早就出版字帖,他的篆刻也颇得一些专家朋友认可。从这一点看,大林和庞中华的确很像。当然,更为巧合的是,大林的家乡是河南信阳,而庞中华也是从河南信阳崛起的。因此,希望大林这本书能像庞中华字帖普及书法一样普及时评。普及书法能够改变国人书写,而普及时评则可以改变国人思考。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国内很多评论家不怎么会写文章(李方)
腾讯网副总编辑:李方
盛大林是很厉害的评论家。不过很厉害的评论家也还有不少,各自都时常会有评论集出版,那我凭什么劝你一定要读这一本《网站首页:“意见领袖”是怎样炼成的》?
就因为每篇评论后边附的一段“写作心得”——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布局谋篇有什么道理在里边,如果换一种写*怎样……
记得聂棋圣曾经评价某位韩国高手“不怎么会下围棋”,虽然是输棋后泄愤的话,但也算快人快语。套用聂棋圣的话,要我说,国内很多评论作者不怎么会写文章。这话安到谁脑袋上恐怕都要跟我拼命,然而国内评论文章总体水平差劲却也是不争的事实。我猜,大概很多评论作者都挺自信能把意思表达清楚,因此对文章的技术并不怎么在意。
问题这就出来了:一方面意思都能表达清楚,一方面总体观感却很差劲,那我很怀疑他们是在拿写检讨的态度来写评论。写检讨我们都有体会,赶紧把该说的话说完拉倒,才不在乎这段在前边那段在后边。要是写评论也这个态度,我想你会毁了这个行业的。不是吗?时评就已经被毁得差不多了。《南方都市报》、《新京报》明白说我们不要时评。开始我还不服气,跟他们争论,后来我也没词儿了。
写评论比的是认识水平,这东西的确很难速成。很多人说我使劲读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