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第2/4 页)
耀花不信,昨天石碾来纠缠她,让她心神不宁。现在接到家里电话,她的心就怦怦直跳,仿佛大祸临头了。
家里到底出了什么事?电话不是木头二打的。她不多问便风风火火赶回去。
她从燕西坐中巴到宝盆县城,然后换乘宝盆至横山的大巴到西兴镇,在十字路下车后,又坐三马仔一路奔波两个多小时才回到兴隆村。
她回到家里才听说是木头二住院了。在镇卫生院。丈夫是自己的依靠,她来不及问个缘由便心急火燎的,跑到相思江边刚才下车的地点,想仍旧坐刚才那三马仔到镇上。但当她赶到江边,三马仔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了。她只好步行赶镇上去。
在卫生院她看到丈夫头上和手上,都缠满了绑带的躺在床上。李耀花吓坏了,她一头扑在他身上,眼泪唰唰地流下来。
她边哭边问:“这是怎么一回事啊,你怎么这样?”
木头二看到老婆那伤心的样子,心头上得到了很大的安慰。
他抚着她的头、拍拍她的肩,那意思是告诉她,自己没有多大的事。
木头二于是向李耀花讲了自己受伤的经过。说昨天傍晚的时候有几个人到猪场里莫名其妙就将他揍了一顿。
“莫名其妙?你认得这些人吗?”
“一个也不认得,只看到一个脸上有刀疤,一个眯缝着一只三角眼,其余的记不住了。”
听木头二这么说,李耀花就什么都明白了。
第三十八章 花儿婶婶当村长了(1)
今年秋后,花儿婶婶感到喜事连连。其一是她在家种桔和丈夫叶华在城里搞装修,两人的收入加起来竟有七八万之多;其二就是她已经怀上小宝宝了。经济的可观收入,加上一个可爱的小宝宝,那就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了。
两件喜事令她们夫妻俩异常兴奋。在种植细桔方面花儿婶婶收入很大,她超过很多人家,成了村中的种植能手。她的收入使甘道坪的石支书都赞叹不已。每当镇干部来基地检查细桔收购工作,石支书就向张靓颖镇长竖起大拇指夸花儿婶婶。一来二去的,镇干部都对这位俏媳妇刮目相看。
现在国家号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村中极需要一些经济能人来做个“领头羊”。张镇长就想,趁着今年村级干部换届选举,何不推荐花儿婶婶做兴隆村委会村主任的候选人呢。要是花儿婶婶当了村主任,相信这个村的致富路子会迈得更快一些。
张镇长有了这个想法后便跟镇党委韦书记商量去。韦书记是个身体力行腰板挺拔的中年汉子。在细桔上市忙碌的那段时间,他也没少到甘道坪去,也曾听石支书夸起花儿婶婶,只是他压根儿就没想过由她去当村主任。现在听年轻的镇长提出这么个看法,她不得不佩服她工作上的超前思维。
确实啊,村一级干部要换届了,选些什么样的干部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这也是他这个书记这段时间所思考的问题。关于村干部的人选,这是一个值得十分重视的事儿。他也看出来了,一些村的工作为什么难以推进,致富为什么迈不开步子,这与村干部的不作为,或者说不会作为有很大的关系。况且一些干部在群众中影响并不好!所以这次换届一定要选出那些年轻有为、敢想敢做又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威信的人来。
韦书记虽然觉得张镇长的想法好,但他还是有他的疑虑的。他对张靓颖道:“你的想法我赞成,可人家一个年轻媳妇,她肯挑这副重担吗?就是她愿意她的家人也会支持她吗?”
张靓颖也谈着她的看法:“是啊,村干部芝麻大的官,是官又不是官,一些人不屑一顾。但我还是认为农村中仍然不乏有志气的年轻人,这一点我还是有信心的。”
韦书记知道张镇长作为一个年轻人身上的那些活力和激情,便点头道:“好好,也许我的看法有失偏颇,但我也只是把这个事情估计得难度大一些,以便我们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现在话又说回来,对于你的想法我还是支持的嘛。”
“我知道你支持我啊,韦书记。但是我还是想听听您的高见。”张镇长显然很高兴。
韦书记凡事讲究个原则,他道:“高见就谈不上了,我的意思是花儿婶婶是个好人选,但是她不应该由我们来提名,我们要充分发扬民主,要尊重群众。”
“我也这么想啊,书记。在各村换届选举这事上,我的想法是,下一步我们可以组织工作队到各村中了解情况,充分征求群众的意见。同时也可以把我们的一些想法抛出来,看得不得到群众的支持。”
“这个做法我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