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第2/4 页)
会停一般。渐渐的,小亭周边堆起了厚厚的雪,雪花漫漫,洒到了亭子里的人身上,远远看去,仿佛连体的雪人……
翌日,紫竹轩周围的竹林挂满了紫色的丝带。学生们知道,女先生走了,木先生说她喜欢紫色,要用紫色为她送行。只是小豆子却发现,平时总是笑着的木先生眼睛里再也没有笑意,只有红肿的眼睛。
“先生,女先生去哪儿了?她什么时候回来?”平日里女先生总是会教他们各种好玩的游戏,小豆子有些怀念女先生了。
“她,”木先生怔怔地看着小豆子,有些失神,道,“她去了一个很美的地方……”
“杭州不美么?哪里会比杭州美么?”不懂事的孩子们继续问着。
筱言,杭州很美,不是么?可没了你,杭州还会美么?
“先生,您怎么没有跟女先生一起去呀?”
“先生,您怎么了?” 孩子们继续追问。
第一百二十三章·归去(3)
可当孩子们看到硕大的眼泪自木先生的眼中流出,便再也没有言语了。孙婆婆走过来,把孩子们带走,“孩子们,跟我去绑丝带……”
木先生抬头看着这熟悉的书房,每一处都沾满了她的气息,每一个转弯都仿佛能听到她的笑声,“雪辰,子轩,你的名字都这么好听……”
“子轩,你说,咱们的孩子叫小木头怎样啊?”
“子轩,这里可是我的宝库,不许你看的……”她狡黠的小伎俩此刻都化作回忆,伸手去抓,却只有空……
轻轻打开她的宝库,里面的东西在预料之中,是他送过她的所有东西,一封已经摩挲得发薄的信,苏赫送过的那个西湖缩影,还有……
突然间,他怔住了,接着他愣了惊了,旋即释然。待到看完手中的信,他埋住头,再也忍不住,失声痛哭……
子轩:
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在那个极美之地了。原谅我自己先行,留下小木头与你。
子轩,我们曾说过的,不管谁人先去了,留下的那人定要幸福地过完此生。我曾允你的,你也允了我的,定要做到。
子轩,替小木头再找个娘亲吧,有人替我疼他,代我照顾你,虽不免醋意萌生,但唯此我心方安。只是他日重结良缘时,莫对生妻谈死妇。
写下此信时,脑海中百转千回,往事浮现,短短两载,浮生若梦。这会儿,外面阳光正好,我想起当时初见你的那张脸庞,温和的笑,仿佛那日午后的阳光。
此生得识君,又能伴君左右,幸甚。幸福到最深处时,才觉时日流逝,方觉惶恐,眼见时日似流沙般自指尖溜走,我抓不住,只能越发珍惜每日与你共处的每点每滴。
过往种种,尽数浮现眼前,回忆,如若珍宝,当初艰难时,此时唯剩甜美,与你共处的每一刻都是甜美,都是温暖。
一杯香茗,一卷书,我终是只能求了半日逍遥;一抹斜阳,一壶酒,我也只得了半世逍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多想陪你到老,但我知足了,能够在咱们都爱的西湖畔,寻到这梦一般的日子,足够了……
子轩,你说你喜欢我的笑,我又岂能不是?子轩,我不愿看到你的眼泪,答应我,不要为我流泪……
子轩,答应我,要幸福,我要在天堂看你笑……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诗句,多美!子轩,我们不约在七夕,我们约在雪天,西湖畔,断桥边,雪飘处,再相逢……
子轩,若有来生,我还要牵你的手,若有来生,子轩,你还识得我么?
筱言
“筱言,”木先生低低地呼唤道,“筱言!”他的呼唤声声变大,不断回响在竹林里。一阵风吹过,竹林里的紫色丝带飞舞得煞是好看,仿佛她,笑如花……
多年后,紫竹轩早已不只是当年的小私塾,俨然成了一方圣土,天下学子都以来此求学为荣。
大家都知道,这私塾的木先生最是和蔼,来历不凡,见人都是笑笑的。
大家都知道,先生有个儿子,叫木逍遥,年纪轻轻,不仅长得玉树临风,更是学富五车。
只是很少有人知道,这逍遥的娘亲是谁。不过书院的学生都知道,每年冬日的某一天,木先生都会独自一人,静坐在竹林一隅,悄悄地看着那方墓碑,静静地与那墓中人说着话。
年幼的学生听年长的师兄说,那里埋着的便是先生的娘子,逍遥的娘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