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部分(第3/4 页)
诉了我二嫂子。我二嫂子那性子呀,眼里可揉不得沙子。当场就甩了这周氏几巴掌。从此以后,周氏就让人孤立了。”
说别人家的八卦也要看场合,还要看对象。无根无据捕风捉影的事儿也拿来四处宣扬,这便不叫八卦了,而叫恶意中伤,诽谤。
大家都不是笨人,自然知道与这样的人相处,总归危险。今天她在你面前诽谤别人,那么明天人家也可以在别人面前诽谤你。
钟氏对杨氏笑着说:“哎,对了,你那二嫂子今儿怎么没来?”杨二奶奶娘家姓何,与方家可是姻亲,还是方大夫人的堂侄女。
杨氏说:“她呀,前日里与永忠伯府的外孙女陈氏还有不知打哪来的陈家表小姐一道玩马球。玩过余了,染了风寒,如今躺在床上倒死不活呢。”
钟氏轻皱眉头,轻斥:“人家都病了,你还这么咒人家,好歹也是你嫂子。就不能积些口德?”
杨氏不以为然地耸耸肩,“唉,咱们在闺阁时就玩得好,如今她又成为我嫂子,那更是百无禁忌了。就算她听到了也没什么的。”
钟氏自然知道表妹与杨二奶奶关系很好,但仍是斥道:“再如何的感情好,也不能咒人家吧。”
徐璐心中一动,问:“永安伯外孙女?姓陈?闺名是不是叫婉芬?”
杨氏奇怪地看她一眼,“嫂子果然消息灵通,你才来京城不久,就知道她?”
也有人说:“那陈氏虽是永安伯的外孙女,但家世并不怎样的,父亲也只是工部郎中。以她那出身,可没机会认得少夫人吧?”
这些人性子是爽利,但有时候说出来的话,也着实伤人就是了。
徐璐唇角浮起奇怪的笑,缓缓道:“在泉州的时候,我就见过她了。”
周围沉默了会,一个妇人讪讪地道:“啊呀,原来少夫人与钱奶奶还是认识的。真让人意外。”
看到有些人神色闪烁,面带心虚,徐璐赶紧说:“自那回一别,八年过去了,我仍是没有忘掉这位陈小姐呢。”
一些人面面相觑,钟氏似乎明白了什么,“我想起来了,陈婉芬以前确实随同父母外放到福建。怎么,还与弟妹认识?”
徐璐微笑道:“只一面之缘,不过却让我永生难忘。”
杨氏心直口快地道:“听嫂子的意思,与那陈氏,好像不怎么愉快吧。”
徐璐淡淡一笑,却没有说话。
众人这才明白过来,原来徐璐与这陈氏,并非是友好关系呢。
------题外话------
今天说啥来着?真的没啥说的,你们看了文后,留两个爪子印在评论区就是了。每条评论我都是看了的,之所以没怎么回复,主要是我嘴笨,不知道乍个回复呀。人家就是如此的害羞滴…。
☆、第26章 方家大八卦(二)
听了方家的八卦后,徐璐深感滋润,也觉得方老太君咎由自取,好好的老太君不做,非要仗着长辈身份指手画脚,难怪得不到小辈们的尊敬。
方家的八卦后,使得徐璐一直处于奋亢当中,她有一个预感,今日在方家,或许还会碰上昔日的仇人。
看着接踵而致的宾客,好些都是她不认得的。也是,方阁老是朝堂上的擎天柱,重权大臣,执清贵文官牛耳,与勋贵们自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所以今日前来方家的宾客,少有勋贵女眷,几乎都是方阁老的门生或是在朝百官家眷。徐璐以往出席的多是公侯伯家,不认识这些人也是常理。
尽管没多少熟人,但徐璐依然混得如鱼似水。因为安国侯世子夫人,及吏部左侍郎夫人的身份,使得她在方家诸多宾客当中,几乎是众星捧月的存在。以前在公侯伯家,都是她主动找熟人,现在反而是别人来巴接她的居多。所以徐璐不愁没人理她,反而愁人太多了,招呼不过来。
幸好,表嫂连氏来了。徐璐如找到救星般,赶紧与连氏会合,并成功摆脱一群巴结她的妇人。
双方寒暄过后,徐璐与连氏悄声说道:“表嫂,你也不劝劝表哥,居然送那么大的庄子给我。”她实在受之有愧。
连氏笑着说:“你表哥说,这有什么,比起当年姑祖母对他的付出,这可算不得什么了。”
徐璐说:“那是因为祖母没法子把产业带走,这才不得不得做顺水人情。”
“不管如何,姑祖母她老人家的大恩大德,我和你表哥是永记于心的。”
“可是……”
“别可是了。你是姑祖母唯一的孙女,又是你表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