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第2/4 页)
人带他出去更是难上加难,毕竟切槽太窄,容不得一个背一个(一个拖一个也危险),但我还是虎瞪双眼,冲他和天佑大声喝道:“少废话,服从命令!”天佑试图继续努力,可小宁发疯了一样把他推开,紧接着,我听到一声尖利的枪响。
小宁自杀了。自杀,也许是军人(武警应该属于军人吧)最不屑的死亡方式,在很多人眼里,那是软弱和怯懦的象征,但他今天很英勇。我怔呆呆走过去,蹲进水里,颤抖着手掩住他太阳穴处的伤口,温热的血液从指缝里涌出来,烫得我一时无法自控,哽咽出声。我觉得我应该说些什么,但抽泣半晌,半个字也没说不出来。
五分钟后,我穿上了小宁那身染血的潜水服,第一个潜入切槽。由于空间太狭窄,根本无法伸展腿脚,我只能一手持着防水手电,一手扒着石壁一步步逆水攀爬。约莫七八十米后,空间豁然开朗。我迟疑片刻,蹬开腿游出去,并没感到之前所担心的致命压强,而且水很清澈,光线可一射到底。
我们循着逶迤向上的底岸往上游,不多时,便再次浮出水面。“my god!”艾迪逊被眼前的景象震呆了,“这儿简直是一座万国公墓。”
“万国公墓”四个字绝不夸张。此刻,我们站在一道介于两片水域之间的石岭上,背后是一片幽深的黑暗,面前是一片无际的幽蓝。在那片幽蓝色的空间里,到处游荡着色彩斑斓的水母和其他不知名的鱼类,在它们身下,则杂陈着各个历史时期、来自不同国度的货船、战舰、飞机、潜艇甚至航母的残骸,那些残骸此起彼伏连绵如山,在它们庞大的身躯下,又堆积着数不清的瓷器、珠宝、神像、枪支和盔甲碎片,但更多的是人类尸骨,那些尸骨纵横交错层层叠叠,大部分已被海藻吞噬。
有条魔鬼鱼游过来,眼前的水幕颤了几颤。对不起,忘了告诉大家,我们现在就好比站在海洋馆那幅巨大的玻璃幕前,适才描述的画面全装在玻璃水箱之内。只不过,此刻矗在面前的不是玻璃,而是一层半透明的水幕。水幕从石岭脚边拔地而起,垂直向上紧接数十米高的山岩。用手碰一下,水幕便会像半熟的蛋清一样随之发生凹陷,手指离开后,凹陷又很快弹回。
“快看那里!”一名警员手指远方,激动地蹦起来。“oh~!”艾迪逊的声音听不出是欢呼还是惊叹,“我们即将到达另一个世界!”“是飘渺之城!”天佑和萧一笑一起喊道。(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四章(海底乾坤)
顺着他们的视线望去,我看到万国公墓后面隐约露出一个个巨大而透明的球状物,每只球状物内部,都有一座幽幽发光的城阙。
这情景使我忆起了在教堂地下室那台读梦仪里看到的画面,不同的是,前者显示的是一群时尚超前的西洋建筑,多呈几何状,堪称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眼下显现的却是一群四角上翘、悬挑屋檐的中式楼阁,金碧辉煌庄重巍峨,让人自然而然联想到北京的故宫。
之所以产生这种差别,我想,读梦仪里显示的也许只是萧院士对海底之国的猜测和想象,并非亲眼所见或者从七号档案的视频里看到的。我再次用手碰了碰眼前的水幕:那些海底城市群存在了多久?里面住着什么人?是科学家所说的“史前人类”,还是遁世移居在此的中华前朝遗民?他们又用的什么技术,怎能让薄薄一道水幕拦起万顷之海?
我一句话也没有讲,照例第一个跨进去。水幕随身体轮廓产生凹陷,待我完全进入之后又恢复原状。里面的水温似乎高一些,压强也明显增大,好像被人从四面八方挤着,呼吸和行动都非常困难。几分钟后,大家见我没什么问题,遂陆续跟入。深海环境对年轻人造成的影响不太大,唯独秋山弘一有点承受不了,弓着身子翻了个滚。我示意美惠子带他到外面等着,他却摆摆手,表示自己能坚持。
行进途中,我们发现这里的海底环境非常复杂,比比皆是耸立的山岩,到处都有漏斗和溶洞,有点像我国云南地区比较常见的喀斯特地貌。正因为如此,才形成从贺兰山隧道至成吉思汗陵这一段,频频出现“水从天上来,山从脚下过”的奇异景观。
成群的水母和鱼类从身边游过,有大胆的还不时碰触一下我们这些生着脚蹼的黑色怪物。回头望上一眼,身后的石岭影影绰绰,我想,大概因为西高东低的走势,加之构造奇特的水下环境,才会导致这里的深海水母出现在贺兰山的地下水中。
飞跃标有镰刀斧头的前苏联潜艇,游过绘有红太阳的日本战机,穿越雕刻着中国汉字的古商船,我们紧紧簇拥朝球状物缓缓接近。球状物大得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