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3/4 页)
人说的在理。”
珍珠看着吴氏的衣料,说道,“夫人这身料子可不一般,好像是南方来的吧!这上面的绣花怕是没有十几二十年的功夫绣不了这么好呢!”
吴氏笑的更真诚了,说道,“是夫人夸赞了,这是我的大女儿给做的。她都出嫁了,在省城那边呢!”
珍珠故作惊讶的说道,“看夫人的年纪不过三十,女儿都这么大了?”当然了,珍珠看她那骄傲的样子,也不像是后妈,
吴氏笑的更大声了,说道,“我都是三十七了。呵呵……”
孟氏也笑着说道,“夫人这样说她,可是要让孙夫人乐坏了。”
“我就知道,能得周夫人引为上宾的,就不是一般人。”这话恭维了一群人。
之后大家的气氛就更加热烈了,珍珠这次认识了县城里卖粮食的、卖布料的、卖山货的、买毛皮的、最大的地主等等人家的女眷,还遇到了两家有养马场和养牛场的,珍珠还特意的关心了两句。这两家的夫人知道珍珠也有一个庄子养了牛马,很是热情的跟珍珠说了他们家有好的牛马羊,将来如果配种的话,可以去寻他们,珍珠赶忙道谢了。
当大家知道珍珠还打算去亲自买菜的时候,大家就更加热烈的。这位县太爷夫人显然是很亲民的。其实明谦早就和珍珠两个商量好了,夫妻两个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合作无间。(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一章 查出端倪
等到晚上回来,夫妻两个对照一下今天会见的那些人,明谦心里也就大致的清楚了,跟珍珠说了,哪几家是可以亲近的,哪几家可以观望,哪几家是需要冷淡的,珍珠心里记住了,打算往后就这样实施。
家里的粮食都是珍珠让下人去买的,其实家里买什么东西,都会引来关注的,但是珍珠想要低调,又想家人吃的好,所以就想了办法。比如大米饭,偶尔会放一些玉米和小米,做面食的时候,也可以兑一些小米磨成的面,这样做出来的面食虽然眼色不怎么样,但是味道却很好。
来到边城,吃的蔬菜变得少了,这里的水土虽然不错,但是因为气候的关系,一年只产一季庄稼,这冬天就有些漫长了。当然也有好处,那就是这边的生活,如果不打仗的话,还是很好的。冬天屋里有火炕,也有火盆。
此时正是夏天,珍珠就有点担心了,赶紧给涿州庄子上打招呼,让他们秋天的时候,开出一块地来,专门做火室,还说自己到时候会把用的东西送过去,珍珠心里琢磨着,这火室到底是用玻璃好呢!还是用塑料布好。琢磨了两天,还是决定用玻璃。只是这玻璃的烧制却的确是个问题,尤其是平板玻璃。想到这里,珍珠还是觉得事情得一点一点的来。在大梁朝,也是有人制作玻璃的,但是最多就是制作一些发蓝或者发绿的容器,而且质量还很一般。做好了也是供应内廷。
想到这里,珍珠决定还是和老伙伴曲旺商量,因为他跟窑厂那边熟悉。给曲旺去了信,珍珠说明了情况,在信里,珍珠说了自己的想法,然后就丢开手去,打算在这边的牧场里挖一个大一些的冰室。
为了把自家的日子过好,珍珠很有兴致的跟着家里的厨娘到外头买菜,虽然现在是夏天。但上市的菜还真是不多。价格虽然有些贵,但也不算离谱。看了菜,珍珠又去看肉,这边是靠近郊外的。周围的牧场也多。不但有卖猪肉的。还有卖牛肉和羊肉的,珍珠还发现了有卖鱼的,活鱼是要想了。但看上去也算新鲜。珍珠买了四条草鱼,打算回家给明谦做水煮鱼来吃。菜市场里还有卖豆芽和豆腐的,也有人卖糖果,珍珠都看着买了一些。
总是在一个地方卖菜,这些人很快就认出了这两位来买菜买肉的人,是新来的,有人认出跟着那位年轻夫人的老婆子就是县令家的厨娘,大家也算是认识了,有人就直接问了,是不是县令夫人,珍珠笑着没有否认。大家也算是明白了这位真是县令夫人,一时间都兴奋起来,珍珠买了菜,人家也不要钱,还是珍珠硬给的,并且说了,如果不收钱,她是不会拿东西的。大家都不住口的说,新来的县令大人果然是个清官。
家里原来的六菜一汤,现在变成四菜一汤,因为担心大家不适应,珍珠甚至亲自做饭,虽然青菜豆腐,外加一个荤菜,但是因为味道好,大家反倒没有什么意见。
现在住的尽了,每天明贞儿都带着玉儿和珠儿,跟着怀仁兄弟两个听先生讲课。钱谷师爷包春来负责教孩子们看账本,做账本,还教他们算数题,没有想到这几个孩子都很聪明,尤其是明贞儿和玉儿还有怀仁,因为大一些,对算数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