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2/4 页)
再就文化思想层面而言,五四引发了影响深远的新文学运动,引进了改变中国命运的马克思主义。而这次学生运动,也在七十年代后期在台湾引起了一场乡土文学论战。虽然其影响仅局限于岛内弹丸之地,但也可称之为一种新文学运动;所不同的是,五四新文学运动反对的是文言文的旧文学,而乡土文学反对的是现代主义的洋文学。
不过保钓运动虽然没有五四运动那么伟大,但也作出相当重大的贡献。最显明彰著的是,通过这次学生运动,突出了保卫神圣领土钓鱼台列屿和中国统一这两大目标;其次是把人为隔绝了二十多年的台港和海外华人社会又同祖国血肉相联在一起。范江在当时出版的《战报》里所写的《第一面战旗》的文章 是多么深刻地刻划保钓运动的历史意义:
保钓运动总的说来是我们努力复位历史归原的觉醒运动,对于我们自己,海外流浪的学生来讲,这是二十多年来第一次向自己发出了战书,第一次的自我反叛,也是第一次把握群体的力量,从集体出发而不是从个人出发,向困压强盖在我们身上的不合理的现实及其既成体制造反。这一点如果你还不认识清楚,不客气地说,你就将被自己开创的历史所淘汰。
二十余年来我们与自己所由生长的历史母体,与自己所属而血肉不可分割的中国,被一股违反历史发展的逆流活生生地斩割切断,像垃圾一样被置在异国文化的荒原上任由枯萎、败落,多少人的意识形态、精神面貌早已被扭曲到了无所信、无所守、逆来顺受的、无可无不可的行尸走肉的地步。钓运的一个伟大历史意义正是如此。
此外,由它衍生的统运对中国进入国际社会和对美中两国关系正常化均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保钓学运虽然同五四学运有许多不同之点,但两者之间也确有不少神似之处。例如在两个运动的初期,参加的人都是激于保疆卫土的高尚纯洁的爱国主义情操,没有一点个人的私利搀杂其间。星星之火之所以可以燎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知识份子自古至今历来都有强烈的经世济民思想;从孔孟的治国平天下,到北宋范仲淹的先忧后乐,南宋文天祥和岳飞的民族浩然正气,到明末清初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贯穿着一条忧国忧民的问政、从政、干政的伟大胸怀与抱负。
台湾蒋介石时代的民族精神教育继承了这一儒家的经世传统,近现代的百年国耻,更强化了这一传统;但国民党的买办对外政策,却使这种思想受到压制,被迫深藏在每一个知识份子的心里,一有机会即会爆发。正如五四时代日本妄图夺取山东一样,现在它又妄图掠夺钓鱼台列屿,正好制造了国运危如累卵的危机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救国救民的大好良机。民族主义就是这种经世的思想的现代表现形式。例如保钓游行时群众所唱的抗战时期所作的《毕业歌》,就充满了这样的精神:
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一年国土的沦丧!
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我们要做主人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巨浪,巨浪,不断地增涨。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当时威斯康辛大学保钓朋友创作的《保钓战歌》则是:
滚滚狂涛,东海之遥,屹立着一群美丽的小岛。
钓鱼台英勇地俯视着太平洋,钓鱼台捍卫着我们富饶的海疆。
风在吼,海在啸,中国神圣领土钓鱼宝岛,象徵着我们英勇不怕强暴。
滚滚狂涛,东海之遥,屹立着一群美丽的小岛。
钓鱼台你带给渔民多少欢笑,钓鱼台蕴藏着我国无价的宝藏。
怒吼吧,钓鱼台!我们寸土必争,誓死抵抗,我们要藐视那东洋的强盗。
试看,这两首歌词多么悲壮!多么慷慨激昂!多么热血沸腾!
此外,当时群众所唱的《保卫黄河》甚至他们所喊的口号,也同样悲壮,同样慷慨激昂,同样热血沸腾。这些嘹亮的歌声和口号声,似乎又把他们带回到国家民族正处于危亡之秋的五四时代和抗战时代。于此可见,钓运精神是同它们一脉相承的,它们传承着同一个反帝爱国主义的熊熊薪火。
1999年,日本侵占钓鱼台的野心续继扩大,单是7月至10月三个月间的行动,已令中国人民怒不可遏。
7月日本政府纵容“日本青年社”在钓鱼台北小岛设置太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