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第2/4 页)
已,李承乾脸上也多了抹惊喜的笑容,接弓,拜谢,退了回去,忽然发现,角落之中,韩瑞悄悄的挥手比划,似乎在示意什么。
想了想,李承乾说道:“父皇,此次行猎,多是随行军卫出力,儿臣想将父皇赏赐之物,转赠予他们,不知可否?”
好,一些人心中暗暗喝彩,笼络人心,谁都会做,但是当面提出来,一则是显示自己的坦荡无私,二则是众目睽睽之下,那些军卫脸上有光,恐怕更加感激李承乾。
“区区小事,你自己决定即可。”李世民说道,却没有掩饰赞许之意。
李承乾微笑,坦然招来随行军卫,将财物搬抬下去,至于怎样分发,事后自有安排,公然为之,岂不成了分赃大会,况且,这也是帝王才拥有的权力。
此事毕,就有宫人前来汇报,骊宫宴会已经筹备得差不多了,李世民闻言,欣然下令,众臣陪同,移驾而去,天子出行,百官拥护,浩浩荡荡,场面恢弘,一路而去,百姓观之,无不感叹避让。
拢马缓行,李承乾微笑道:“怎么样,没有猜错你的意思吧。”
“错了,而且很离谱,不过算了,反正也是件好事。”韩瑞无奈说道,果然是不够默契,又是挥手比划,又是无声呐喊,居然没有领会出来。
“那你是什么意思?”李承乾皱眉道。
“推让转赠财物,你是猜对了。”韩瑞犹豫了下,悄声说道:“不过,我的本意,是想让你把第一的荣誉推给蜀王、越王,不管是谁都好,反正你自己不要受领。”
“为什么?”李承乾莫明其妙,不解道:“众口一词,大臣们觉得理所当然,连父皇也这样认为,我为何要推让出去。”
韩瑞沉默下来,心中充满了顾忌,不知道自己要不要开口提醒。
“韩瑞。”李承乾察觉出来,忽然勒马止步,正容说道:“自从那日,你说我性子不够沉稳,我立即改了,得到父皇与朝臣的赞扬,前些时候,你又说我不体恤仆从,我也改了,立即得到他们的尊崇,有些话,有些事情,有些看法,从来没有人会清楚明白的告诉我是怎么回事,只会以什么圣人、大义欺人。”
挥退几个准备上前探问的军卫,李承乾有些激动,低声说道:“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喜欢拐弯抹角,但是我却知道,这么久以来,只有你一人,会把遇到的事情,向我解释清楚,并且分析为何要这么做,做了有什么好处,不做有什么坏处。”
韩瑞目光闪烁,只见李承乾继续说道:“后来,我才明白,原来我们是朋友,你在替我考虑,现在,我也希望你像以前那样,不要有所顾虑,明白告诉我哪些地方做得不对。”
说得容易,做起来难呀,韩瑞暗叹,发现李承乾眼中充满了期盼,这个时候,才能从他俊朗的脸上,发现几分少年的青涩,按照后世的说法,他不过是毛头小子,没有形成自己的世界观,然而东宫的属官,出于各种各样的顾虑,更是不敢直言相告,对于一些弯弯道道,自然是迷糊半解。
这个时候,韩瑞的出现,不清楚他的底细,出于好心,提点了几句,仿佛拨开了云雾,让李承乾恍然大悟之余,也产生了信任的心理。
“太子殿下,再不走,大家就发现异常了。”韩瑞提醒道,一行人浩浩荡荡前行,就他们几人不动,目标十分鲜明,怎么可能不给发现。
李承乾倔强的脾性上来了,无论韩瑞怎样劝说,都不为所动,继续等待他的回复,唉了口气,韩瑞轻声说道:“太子殿下,若是能站在亲情的角度考虑,就会清楚,陛下未必希望见到你们兄弟相争。”
说罢,韩瑞立即策马而行,尽管有些隐晦,但是也已经很明白了,这样都领会不出来,那就不关自己的事情了。
李承乾愕然,寻思片刻,脸色微变,连忙纵马追行,轻声问道:“那现在怎么办?”
“尽量补救吧。”韩瑞说道。
营地与骊宫之间的距离也不远,前行片刻,龙辇车架很快就到达目的地,中门敞开,在众人的恭迎下,李世民率领文武百官,阔步前行,进了宫殿,李世民与李渊等皇族,直接来到内殿阁楼小聚,至于那些文武官员,就留在外面的花苑中散步。
作为太子的侍从,韩瑞等人,自然在殿外守候,待遇比官员稍差,不过起码能在走廊中遮阳纳凉,只是不能行动自如罢了。
苦中作乐的对比,韩瑞发现贺兰楚石在左顾右盼,立即明白他的心思,轻笑道:“贺兰,别看了,人不在这里。”
“你怎么知道?”贺兰楚石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