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页)
由于过去的两世纪内,战争的范围和速度发生了迅速的变化,因此战术和战略的区别被混淆了。线膛武器使轻兵器交火的距离由100码增大到300码,因而促使人们注重巧妙地使用掩蔽和伪装。炮兵的射程由以码计算发展到以英里计算,并随着弹道导弹的应用而扩大到了洲际。过去徒步步兵每小时走3英里,现在坦克、运兵车和卡车的运动速度提高到了每小时30英里或更多,而且因为有了空中支援和直升飞机,而更便于实施机动。拿破仑认识到由于采用了盖勃特的“大战术”一词来拟制自己的计划,他所属师团的运动速度大大加快,因而地理范围也相对地发生了变化。新的战场有了新的变化,使战术决心扩展到与敌军目视接触以远的地方,这就产生了采用主要战略手段——欺骗措施的更大可能性。战术和战略已不能用能否进行目视接触而区分了。战场上能实施的行动和战争实施中更大范围的行动与反行动之间的决心连续性变得更加紧密了。然而,一次战斗事件与一场战争的进程仍是显然不同的。这就是战术区分于战略之所在。前者涉及战斗的部署安排,后者涉及战争或战役中各次战斗的协调。这一章集中讨论战场上兵力和火力的部署及合理利用地形,把内容更广泛的问题留到战役谋略中去探讨。
进攻与防御
有两种基本的战术态势:攻势和守势,选择哪一种应从战略来考虑。是进攻还是防御应根据时间、空间及指挥员掌握和面对的兵力来决断。伟大的统帅,比如以用四轮战车组成胡斯式堡垒著称的简·齐斯克,把战略进攻与战术防守结合起来。他们根据情况,灵活机动地进攻或撤退,以牵制敌人。这样他们就能得地势之利,而地势往往会增强防御一方的力量。进攻一方在某个方向必须投入全部力量作战时,这种推进若失去控制,形成自顾自的势头,往往使自己处于不利位置。当战略上已把战争引向敌国时,采取防御并让敌方在战斗中首先采取行动往往是有利的。高超的指挥才能在于适时将防御转为进攻。只有在进攻者暴露出弱点时给予反击,防御者才能充分发挥它在战区上享有的有利条件。进攻者在突然性上有有利条件,但又存在着被人发现企图和力不胜任的潜在危险,二者难以权衡——这就是大多数较量的实质。在足球,击剑或柔道运动中,不管你是进攻还是防御,从逻辑上讲都是你与对手之间力量的对比问题。如果你认为有足够的力量击败对手,你应先发制人,如果没有击中对手,就必须迅速及时回防以迎击对手的反攻,如果你认为能以迅速的反击打败对手,你就抵御。
从历史上讲,选择总是与气质和传统有关的。战术就是重复过去被证明是成功的做法。进攻是最好的防御,这一普遍的看法以及奋起以白刃相见的精神,使一代又一代的士兵在新武器面前丧生。消极筑垒防御的传统打法虽然其出发点不同,也遇到了类似的结果。克劳塞维茨派热衷于使用冷兵器和集中兵力,忽视了美国南北战争中筑有堑壕的步兵有强大防御力的教训,终于在佛兰德河流域惨败。当时主宰法国军队的马其诺防线思想,在飞机和坦克的时代也惨遭厄运。战术的成功往往来自与当代武器相一致的共同气质,而传统的产生是为了重复已经证明在过去是成功的东西。常常用已经建立的制度来培养一种气质,以维持某种战术传统。在英国,用猎犬狩猎是一种既提高必要的技能,又能培养骑士精神的方法。在一个特定的军事结构中盛行的气质可归因于地理和文化环境。英国皇家海军爱好开拓,而英国陆军则倾向于维持现状,这种不一致性可以说是由于英国的岛国性质造成的。在英国这样的生活环境里,皇家海军按照纳尔逊的传统积极寻找机会歼灭敌人。相比之下,陆军是被海洋所隔,远离国内基地,因而往往小心谨慎,采取守势。这种基调是威灵顿确定的,他主张选择并扼守阵地以待敌军在进攻中自我消耗。
在合理地选择进攻或防御时应充分考虑态势的发展,地理情况和指挥员现有的兵力及当面之敌的兵力,预先部署好进攻或者防御等于是把你的底牌告诉对方,除非敌方是愚蠢之辈,否则你只有打出最强的牌才能取胜。已暴露的预先部署不管有什么样的薄弱环节,都是会被对方所利用的。
决定采用进攻或防御之后,战术问题就是调动军队并占领有利地形,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部队的作用。显然,防御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运动的。固定防御是要在保住后撤和补给线的同时,筑起一条敌人进攻时无法突破的环形防线。防守一方控筑工事,控制地形,从而建立起一道会给进攻者造成最大杀伤并阻止其突破或包围的屏障。运动防御是要将入侵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