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第2/4 页)
,绝不轻易让自己死在外面,才能与他心上的女人快乐的生活……他还说,无论自己箭法有多准,但却不愿再拿自己心上人来冒险,若非自己是上一次胜者必须出赛,本意是不愿参加的,因此他故意射了空箭……他是故意求败呢!”
他这番解释大出几名少年的意料,萧云却听得心中大动,望着那面色沉静的男子,痴痴发怔。又听常欢说道:“长老在询问另两名参赛者,是否允许他故意认输……”接着望向场中,见那两人大声吼叫,摇头不已,旁观的族人则分成了几股不同的声音,吵闹不绝。他叹气续道:“那两人不答应,非要与他比试。”
萧云自然清楚那两名进入下一轮的出赛男子心思,若不能从上一次的胜者手中夺魁,即便这次胜利了,也甚难得到族人的崇拜。那长老也甚难决定,却见那上一次胜出的男子被那两人激得大怒,猛然从箭囊中抽出两支箭来,张弓向着草垛连珠射出,前面一箭哚的深插入草垛之中,箭尾还在微微颤动之际,后箭又至,只听呲声轻响,竟从先前那一箭的尾簇中钉了进去,顿时将先前那一箭震裂开来,箭羽随着后一箭一齐掉落在地。
他这一箭神乎其技,一众族人先是一片安静,接着跳闹欢呼,对他这样高超的箭术赞不绝口。另外那两名男子也被惊得大张其嘴,竟忘了留难,任他将心上女子拉回女人堆里,他自己则轻松的坐回男子观众当中,仰头喝起了水酒。
那白须长老呵呵一笑,挥了挥手,意示让剩下两名男子继续比赛,以决胜者。却见那两人相互对视片刻,一齐倒弓向下,对长老施了一礼,走回族人当中,轮流上前与上一次的胜者面贴着面,共饮一筒同心酒。
这却让那长老为了难,族中的传统是须将那白色大弓传于每一次赛箭胜利者持有,这还是头一遭没人出来比赛,正为难间,族人们不分男女,齐声吼叫那上一次胜者的名字,接着放开喉咙,唱起了欢乐的歌谣。
白须长老回身取来白色大弓,招手将那上一次的胜者叫上前,对他说了几句话,将那白色大弓重又斜套在他肩上。这一来皆大欢喜,场面热闹至极,人群边喝边唱,边唱边跳,将欢庆推至高潮。那几名少年也被拉出去唱歌喝酒,角落上只剩静悄悄冷眼旁观的常欢与萧云,各自想着心事,饮着闷酒。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十三章 千里别君行(四)
这一夜尽欢而散,栗粟人极为好客,向来视款待客人为莫大荣幸,争相邀请萧云等人去家里留宿。次日一早,常欢集合众人,一齐去向那白须长老道谢作别。那白须长老也不挽留,叫人给萧云等人置备了几日的干粮,送至村口而别。
众人无以为报,只得再三言谢。常欢迟疑片刻,下令将仅剩的两具臂张弩相赠,并简要说明了弩箭的优势和制作方法,这才出了山村。至此栗粟人的射术更进一层,原本的毒箭工艺也越来越精,后来与汉人交往日密,在宋初时出现一门专以强弩毒箭著称的江湖门派,享誉西南。这是题外话,略过不提(将在笔者另一部武侠小说“朝天曲”中有述)。
常欢情知这一仗逃散的唐兵众多,南诏国无论出于战略考虑,还是保护自己的臣民,必然会大力搜捕境内的唐朝流兵,当即不敢丝毫懈怠,带领众人小心赶路,日夜不停。他本是云南当地人氏,甚是熟悉路途捷径,专挑少数民族聚居的山村小道迂回前行,那些各色少数民族皆是民风纯朴、待客几可掏心之辈,不但盛情宴请路过的众人,临走时还会赠送数日口粮。那几名少年瞧在眼里,奇在心中,对此前大唐军中大肆宣扬的南诏蛮子狠毒无比的映像大感疑惑。
数日后,一行人马安抵连接川滇的古道附近,自此再往北走几日,便至西川唐境。当夜就地歇息,八名少年经此一番奔波,思乡之情甚切,围坐在一起低声谈论各自的家乡风土。常欢巡视一圈,走到远离众人独自发呆的萧云身旁,说道:“老弟,跟你说个事。”
连日来萧云虽依旧闷声不响,心中却忍无可忍的浮现起无数点滴往事,刚开始时,时常令他头痛欲裂,渐渐的,情绪不再那般激烈难控,近几日更是生出一个模模糊糊的念头,不停自问:“我是不孝子么?我竟这般懦弱么?”此时听见常欢说话,不自觉的应道:“你说。”
常欢在他身旁席地坐下,说道:“老弟,人生虽苦,也不过转瞬即逝,当初我的妻女遇害时,我也痛不欲生,但我坚持活了下来,总想着,应该做点什么事情,然后才能去地下重会她们。”萧云听得心下一动,竖耳倾听。常欢顿了一顿,续道:“我想过修道,试过信佛,可总也减轻不了对她们的思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