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页)
的眼光有些敬佩了,这个老车,真不愧是博学多才之士,眼光深邃毒辣,真的是天生的谋士,自己身边真的很缺这号人。
于是,曾华看向车胤的目光有些不良,迅速向人贩子转化。而车胤在深刻揭发当今朝廷和制度的“黑暗”之后,可能是触感生怨,开始一杯接一杯地猛喝酒,很快身形就有些摇晃了。
自己手下军事人才可以培养,但是政务人才,加上谋士之类的人是奇缺的。其他有才学的都是名门子弟,都不会鸟自己这个半高不低的新贵,而只有象车胤之类的寒门子弟才可能投到自己门下。人才呀!我要人才呀!记得历史书上说过,这段时期好像有个很厉害的人叫王猛,依稀记得他的一些事迹。现在应该隐居在关中,将来会和北伐的桓温触电,却无法一拍即合,最后投到了前秦苻家。以后有机会一定挖地三尺把他刮出来。
转过许多念头之后,曾华决定先把车胤弄到自己身边。自己虽然是学贯“中外古今”,但是在这个世界还是一个“小学生”,有车胤这么一个学富五车之人在身边,能省很多事。
过了几日,等到桓温从武昌回来,曾华持礼恭敬地上门拜访。
桓温详细地问了一些关于练兵的事宜,曾华都一一解答。最后,曾华向桓温提出,自己人手不够,最主要是没有博学贤能之士,所以请桓公割爱将车胤车先生让给自己。
桓温顿了一下,很快就回过神来,爽快地就答应了,随即传人将车胤请来,当面说出曾华的意思。车胤也不客气,毫不推辞地就应下,似乎早就猜到了曾华的那顿饭是不好吃的。曾华大喜,当即拜车胤为长水校尉长史。
送曾华和车胤出去之后,一直在旁边作陪的益州刺史周抚问道:“桓公,为何如此厚待此子?”
桓温笑而不语,许久才说道:“此子成就将远胜于你我。就算是我们为自己和后人埋福吧!”
周抚不由大惊:“此子完全是桓公你一手提携,怎么如此说呢?”
“龙泉青锋早晚会长吟天下,我只不过是帮他一把。此子虽然杀伐决断、远谋睿智,但也是重情义之人。你我哪一天不容于朝廷了,说不定还得托他的庇护。”
周抚顿时不语,只听得桓温在那里低声念道:“流芳百世,遗臭万年!你的志向到底有多大呢?”
注:1。南平郡,治江安,即今湖北公安北。辖下包括湖北南部一部分和湖南北部一部分。
正文 第七章 江陵来的传令官
更新时间:2009…1…7 0:14:35 本章字数:5140
永和二年五月,丙戌,西平忠成公张骏薨。官属上世子重华为使持节、大都督、太尉、护羌校尉、凉州牧、西平公、假凉王;赦其境内;尊嫡母严氏为大王太后,母马氏为王太后。
…引言摘述
永和二年十月末,荆襄的秋收早就完成了,各地都开始准备过冬了。
从江陵到襄阳郡的大道上,有十余匹南马在疾驰着,他们背上的令字旗说明他们是一伙有重要事情的传令兵,一路上自然没有谁敢胆边生毛去阻拦他们。
过了当阳(今湖北当阳以东)县,传令兵们没有继续北上而是折向西北临沮(今湖北远安以北)而去。
一路上到处都是新开垦出来没多久的良田,看样子这些不久前还是荒地的地方刚刚经历了一场大丰收。
每隔几十里,在大路的边上会突然出现一个寨子。从当阳以北开始,沿沮水向西北延绵二百余里,直到临沮以北。这寨子虽然有大有小,但格局都基本一样,都是典农中郎将属下屯民的屯寨。
大的以五屯为一寨,小的就是以一屯为一寨,依山临路而建。屯寨择地势较高处,周围用木栅围起,呈四方,分四个方向开四门。四向各立哨楼一座,大寨四门又各有箭楼一座,上面都有人日夜警戒。四围木栅外大寨有深沟,小寨只有篱刺木拒。
站在远处看去,可以大门洞开的屯寨中间有木屋一排排、一列列整齐林立,中间空出田字形的路来。更有屯丁手持木棒、竹枪列队巡视寨中里外周围,日夜巡逻。
但有火警盗匪,寨中立即大锣骤响,黑烟直起,四处各屯寨立即先各自闭门紧守,然后屯丁结队援救。另外一方面,警报一寨传一寨,一直传到临沮附近的长水军驻地。
平常无事的时候,屯民或成组抽麻织绢,或结伙下河捕鱼,或列队军事训练,或聚群听书。一派鸡犬相闻、安居乡里景象,跟不远处的义成郡地方居民截然不同。
很快到了临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