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部分(第3/4 页)
给办成的,除了蒋大人你,就没别人了。”连守信笑着道。
连蔓儿看着火候差不多了,就和小七两个捧了托盘出来,托盘上是整整五封银子,共一百两。
“蒋大人,这一百两银子,是给蒋大人找工匠、办材料的钱。蒋大人先拿着,不够了,我们随时再添。等东西做出来,我们另外再重谢蒋大人。”连蔓儿笑吟吟地道。
“好说,好说。”蒋大人也笑道,“等这东西真诚了,或许还是我谢你们,也未可知啊。”
蒋大人拿走了图纸,就立刻召集工匠动工,期间,他又来向鲁先生询问了一些细节的问题,鲁先生都一一解答了,碰上实在说不太清楚的,就将连蔓儿也找来。
连蔓儿就看着,蒋大人明显的有些销售了,显然,他对抽水马桶,比连蔓儿预计的更加上心,超出了受人之托的那种上心。
连蔓儿觉得这样也不错,只要能让她用上抽水马桶,一切好商量。
半个多月后,连蔓儿期待中的抽水马桶,终于烧制了出来。
………………
先送上一更,求粉红。晚上争取二更。
ps据说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已经有了简单的抽水马桶。1596年,英国人首次发明了实用的马桶。又有资料说,从两千年前的西汉王室墓中,发现了最早的可冲水的马桶。(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四章 秋末
二更,求粉红。
………………
连蔓儿家的新居格局,是两进的院子。第一进是外院,从大门进去,就是一个宽敞的大院落。院落中央,有一个小小的池塘。池塘的水是活水,取自前面的小河,经由输水渠和沉淀池沉淀后,汇聚到这里。
如今是秋季,这小池塘就只有一汪清水并几尾锦鲤。明年开春,连蔓儿打算移植些荷花进去。
前院的正房分别做客厅、书房和鲁先生的卧房。书房里另隔出一个隔间来,盘了炕,五郎和小七可以在此读书或者歇息。
前院并没有设厢房,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大跨院,分别修建了打谷场、仓房、酿酒作坊、酸菜作坊、猪圈、牲畜棚等。
穿过前院的穿堂,就是第二进院落。
走出穿堂,两边有抄手游廊。下了台阶,中间一条青砖甬路,直通正房。第二进院落,也是连蔓儿家的内院,共有上房五间,一明两暗,布局大体与连家老宅相同,也是一般庄户人家房屋的普遍布局。
正房的台阶下,甬路两侧,各种了四棵石榴树。这是移植来的大石榴树,据说明年就可结果。
内院的进深没有外院那么大,不过也没有盖厢房。连蔓儿家现在六口人,加上鲁先生,才七口。现在的这些间屋子,足够他们住的了。要盖厢房,不过是为五郎和小七将来准备的。
“我哥和小七要用房子,那还得好几年那。现在着急忙慌地把房子盖了,到时候,要是又不中意了,咋办?再说,现在盖了,咱又住不过来,房子一空闲。那旧的就快。还不如咱现在把地方留出来,等到时候再盖。到时候,是盖厢房,还是在跨院盖房子。都得看情况来不是?”
连蔓儿当时是这么说的。
五郎和小七都没意见。
张氏和连守信也觉得连蔓儿说的有道理。
“说啥大户人家,都一人一间房子住着。要我,我还不习惯。一起住着,亲香。”这是张氏的想法。
内院两侧也是跨院。跨院内并没有建房,而是栽种的各种果树。
从内院西侧的月亮门进入西跨院,沿着青石甬路走几步路,就是连蔓儿设计的浴室。
这浴室的一侧。是一面火墙,火墙背后,就是建在前面西跨院的大厨房。到冬天的时候,在大厨房里烧火,通过火墙导热,可以为浴室供暖。另外,还有一个供水大水箱,就安放在大厨房内。这水箱上又安装两根输送水管。两条水管从火墙中穿过,一条向抽水马桶的抽水水箱内供水,另一条则向浴桶内供水。
浴室被分为两个隔间。其中一个安放木制浴桶,做为浴室,另一个隔间内安放抽水马桶。
下水管道采用粗的陶瓷管子,埋在地下。为了防寒保暖,管子外面包裹着厚厚的棉絮加草垫层,埋入地下深度超过一米。
下水管的出水口,就设置在西墙外。冬天,因为冰冻的关系,每天都要安排人来清理。这个连守信已经和打扫茅厕的好汉商量好了,另外给他加了工钱。让他负责每天早晚两次清理。而春、夏、秋三季,污水则可以通过专门的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