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部分(第3/4 页)
连守信对于吃的东西,最高的要求就是吃饱。至于美味与否,他是并不太在意的。张氏就常常笑说,连守信“好答对”,“好伺候”。
吃了炒玉米。连蔓儿就想起另外一件事来。
“今天我爹生日,咱晚上吃点啥?”连蔓儿问。
连守信的生日,早上张氏给他煮了几个鸡蛋,都被连守信分给连蔓儿她们吃了。原本没分家的时候,连家像连守信、张氏这些成年的儿子、媳妇们,是不给过生日的。只有孙儿辈几个小的,连秀儿,还有连老爷子和周氏这几个,才过生日。
这分了家,日子好过了,几个孩子过生日都比过去丰富的多。张氏心疼连守信,就打算给他也过生日。连蔓儿当然赞成,她觉得家里每个人的生日,都该庆祝。
“问你爹,今天你爹生日,你爹说了算。”张氏就笑道。
“爹,晚上你想吃啥?”连蔓儿就仰起脸,问连守信。
“啥都行啊。”连守信很好说话地道。
“爹,今天你生日,你说啥都行,那我们都不知道该做啥了?爹,你想吃啥,就说呗。”连蔓儿继续问。
“小七,你想吃啥?”连守信想了想,就扭身将小七拉过来,问道。
“爹,你想吃啥,我就想吃啥。”小七是个机灵鬼儿,他就抱住了连守信的大腿,笑的甜腻腻地道。
张氏和几个孩子都看着连守信,被如此的关注,连守信心中一暖。他已经有将近二十年没过过生日了。
“那就吃饺子吧。”见妻儿一定要他选,连守信就说道。
三十里营子有句俗话,叫做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这句话说的是最舒服的就是躺着待着,最好吃的食物是饺子。
庄户人家,并不认识那些所谓的山珍海味,在他们看来,能吃上一顿白面包的,肉馅的饺子,就是极大的享受。
连蔓儿也觉得饺子好,营养全面,而且馅料丰富,可以调制出各种不同的口味。
“行,那咱晚上就包饺子,白面的饺子。”张氏就道。
“娘,那我买肉去。买三斤肉,够不够?”连蔓儿就站起身,对张氏道。
“够了,三斤肉的话,那就多要点瘦肉。”张氏就道。
生活一天天的改善,一家人在吃饭的口味选择上,也渐渐地发生了变化。没钱的时候,买肉就爱挑肥的买,因为油多,解馋。现在,就不一样了。
连蔓儿就拿了几串钱,提了篮子,带上小七,走到镇上去。她先是在肉铺里买了三斤瘦多肥少的猪肉,又去蔡记买了一整只的烧鸡。她还记得,连守信爱吃这个。
回到家,连守信看到了烧鸡,嘴上说太抛费,有饺子,还买烧鸡干啥的话,但是眼睛里的笑意却是藏不住的。
受家人重视,被家人关爱,就是成年人,也是忍不住要欣喜的。
肉买回来了,那菜用什么那?
“就倭瓜吧。”张氏道。
这个时节,正好吃倭瓜。挑嫩的倭瓜,洗干净了,切成两半,将瓤子掏出钱,也不用去皮,用擦板将倭瓜擦成丝,稍微用盐抓一抓,捏去水分,就可以做馅了。
嫩倭瓜水灵,还有股子鲜香味,即便不加肉,只加各种调味料拌一拌,也可以用来包饺子。庄户人家吃白面饺子毕竟稀罕。有的时候,他们就用磨得较细的高粱米面做皮,用诸如倭瓜这样的新鲜瓜菜做馅。
高粱米面就是和的再好,也擀不出来白面那么薄的面皮。面皮厚实,就包不来精致的饺子,包出来的,多是巴掌大小,并不能叫做饺子。庄户人家是都只管这种叫做大菜包。
原本没分家的时候,周氏就爱吃这种大菜包。但就是这种大菜包,那时的连家也并不能常吃。因为菜馅里就算不加肉,但却比平常煮菜要费油。而且包菜包的高粱米面,要磨的比较细,比粗一些的高粱米面费钱。
三斤的肉馅,张氏从猪圈棚子上摘下来两个大个的嫩倭瓜,每一个都足有五六斤,虽然去掉瓤,再腌去多余的水分后,重量会轻上许多,但是和三斤肉一起做馅,连蔓儿还是觉得多了些。
他们一顿肯定吃不了。
不过连蔓儿也没说什么,包一次饺子不容易,又比平常做饭麻烦,庄户人家一般要包饺子,都会多包,当天晚上吃一顿,第二天早上将剩下的饺子熘一熘(读第四声),又够吃一顿的。
这里的熘,并不是诸如熘肝尖那个熘的意思。这是三十里营子上了年纪的人爱用的土语,意思大概等同于热一热。
包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