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1/4 页)
品,小姑则直接拿着傻瓜相机对着大姑拍照,就这样在好几家便利店抓拍了几张照片。基本上所有的便利店雇员看到大姑和小姑在店里拍照后都出来制止了,而大姑和小姑则向她们解释说是她们是大陆来的游客,内地没有这么先进的零售店,因此就拍了照片留念云云,而便利店的雇员们也对此表示理解,就这样大姑小姑都这样混了过去。但是这样以来也无法全方位地拍摄照片,抓拍的一张两张照片的并不能囊括ok便利店、7—eleven便利店的方方面面,因此大姑和小姑只能加大工作量,到更多的便利店里去考察顺便抓拍一两张照片,以期能够把便利店的方方面面都拍摄下来。
大姑和小姑到香江的第三天,就来到了黄玲所在的7—eleven便利店考察,而这家便利店所在的地方不属于香江热闹繁华的商业区,而是靠近居民区,一般游客很少会来这里。
“建芳,给我拍张照片。”大姑从货架上拿起一瓶饮料对小姑说道。
“好的”。小姑回答。“咔嚓!”一声照片拍了下来。
“两位顾客,不好意思,这里是不允许拍照的!”店长黄玲站出来说道。
“啊?!不好意思,我们是内地来的游客,不知道你们店里有这个规定!”小姑回答道。
“是啊是啊,就这一张,不拍了,不要紧吧?!”大姑看着黄玲问道。
“呵呵,没事,既然已经拍了,那就算了。对了,你们是明珠市的吧?!”黄玲微笑着问道。
“咦?你怎么知道的呢?我们的确是明珠市来的游客!”大姑惊讶地问道。
“哎呀,果然是!我爹地妈咪就是明珠人啊,我们一家70年代就移民到香江来了,我来香江的时候才七八岁,我在香江长大所以就是香江的口音了,而我爹地妈咪说话还带着明珠口音呢,刚才我就听着你们俩的话像是明珠口音,所以就多问了一句,幸好没猜错!”黄玲高兴地说道。
“哈哈,这真是太巧了!对了,现在我们明珠市发展得很快,你们一家回明珠看过没?!”小姑姑问道。
“唉!今年春节那会我爹地妈咪回明珠去看过了,我因为工作繁忙就没去成。在明珠我们家还有亲戚的……。。”黄玲遗憾地摇着头说道。
“下次有机会就来明珠看看吧,现在坐飞机来回很快的!”大姑姑说道。
“嗯,有机会就去!”黄玲肯定道。
“来到香江我们还是头一回碰到老家是我们明珠的香江人,这真是太有缘了,不行,今晚你有没有空,我们请你吃饭啊?!”小姑姑兴奋地问道。
“啊?现在已经是下午5点了,再过半小时,我就下班了。不过还是我来请你们吧,我才是地主啊!”黄玲笑着答应道。
“……。。!”双方你来我往互相争着请吃饭。
当天晚上黄玲就带着大姑和小姑来到了庙街的一家茶餐厅吃晚饭,特地给俩老乡点了很多碟特色小吃,既便宜实惠又好吃。
中国人的友谊往往是从餐桌上开始的,大姑小姑和黄玲三个女人越聊越投机,渐渐便打开了话匣子,天南地北无所不谈,说着说着便说到了各自的工作。黄玲说自己做店长5年了,现在等着升职,可是升职的经理职位竞争很激烈,僧多粥少云云;大姑和小姑则说她们俩在明珠也是从事零售店生意的云云,然后告诉黄玲其实她们俩是到香江来取经来了,看到ok便利店、7—eleven便利店等零售店比内地比明珠先进很多,于是便到处考察顺便就拍照,可惜因为香江对**保密问题看得很重,所以无法在便利店内进行全方位的拍摄,说到这里大姑小姑对黄玲致歉。黄玲听到大姑小姑拍照的真正原因后乐得哈哈直笑。
当大姑说到为了把香江便利店拍的详细一点,已经走访了近五十家便利店了,从繁华的旅游景点、商业街区一直走啊走啊,就走到了较为偏僻的黄玲店里。黄玲听到这里直叹这就是缘分啊,不然她们之间就不会相遇了,大姑和小姑连连点头说是。
后来大姑小姑和黄玲更是说到了各自的家庭、工资收入等更为**的话题。当黄玲得知大姑和小姑的收入比她更高,表示很是惊讶,大姑和小姑则对黄玲说,虽然香江比明珠繁华,但是毕竟黄玲是给人家做事业,而她们俩则是给自己做事业,这让黄玲陷入了沉思。
大姑和小姑对视一眼,点了点头,互相明了对方的意思。于是等黄玲醒转过来便认真地和黄玲说道。
“黄玲妹妹,姐姐这里跟你说句真心话,我们家里已经计划组建连锁便利店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