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页)
家在后方筹谋划策,合作无间。
从开国之初到如今朱晨国国富民强,其他小国纷纷依附,天下兵马大元帅必出自唐门,朝中第一宰相必出自苏家,没人能够打破这个传统。
如果你以为唐苏两家一武一文,一将一相,必定是将相相合,其乐融融,那么你就错了。朱晨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千万不要在大将军面前提宰相,也不要在宰相面前提大将军,否则,你就等着同时受两家人的不待见吧。
没有人知道他们两家为什么会互相看不顺眼,这是本朝十大谜团之一,坊间有很多种传言。
一是说高祖带着他们在马背上打天下的时候,救过一个貌美如仙的女子,唐苏两家的先祖同时爱上了这个女孩,对其展开了强烈的追求。面对同样优秀的两个人,女子不知该如何取舍,谁都不愿伤害,最后心中郁结难解,竟然自缢而亡,让人不胜唏嘘。两人也因此结下仇恨。
还有一说,苏家先祖有个妹妹,爱上了唐家先祖,百媚千娇,为的是博君一顾。唐家先祖竟然对其不屑一顾,还出言侮辱,苏家妹妹心灰意冷,剃发出家。苏家怪唐家心高气傲,目中无人,结下梁子。
传言还有很多,无外乎就是恩怨情仇,市井流传了许多野史讲诉两家之间的纠葛,人们也只当故事来看,没人知道他们真正交恶的缘由,甚至现在问如今苏家和唐家的家主,他们恐怕也说不清道不明吧。
不合归不合,对于政务的处理,两家都能够客观的看待,该同意对方的同意,不该同意的也绝不会敷衍了事。也因此朱晨国仰仗着这两家人,越来越强大。
只是出了公事方面的纠葛,纠私底下,两家从未有过交流。两家互相看不起对方,对对方进行贬低是常有的事情。
唐家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只知道在后方说风凉话,真正上了战场,什么用都没有,还要靠别人保护。而苏家的口头禅为:武者,莽夫也。空有一身蛮力,不会用大脑思考问题。
唐家在帝都之西,苏家落座帝都之东,两家家主去帝宫上朝,在途中相遇是常有的事情,却是谁也不相让。幸好帝都的街道够宽敞,朝中两大支柱并驾齐驱,也算是帝都的一大奇景。
今日,大元帅府人仰马翻,鸡飞狗跳,只因为,唐家的第一个孙子,就要出世了,当然要慎重处之。此时,三位稳婆挤在唐家长媳的屋里,一个烧水,两外两人一人一边,指导孕妇调节气息、使力。
屋外,唐家这一代主事人唐辉唐老将军携其夫人汪氏,唐家大公子、二公子夫妇,左右踱步,焦急等待新生命的诞生。
另一边的苏家也好不到那里去。世间的事情偏偏这么巧,唐家媳妇生孩子,苏家媳妇也选在这一天。
随着“哇”的一声,哭声响亮,屋外的人眉开眼笑,屋内的稳婆打开房门,对屋外的人说:“恭喜,恭喜,是一个男孩,母子平安。”
“好,好,我苏家有后了。”苏致远苏相爷仰天大笑,待稳婆将小婴孩抱出来,交到苏致远的手上,看着那个粉红色还没有睁眼的小不点,苏致远几乎老泪纵横。连忙带着众人去祠堂告知先祖。
“众位先祖,苏家的长孙出生了,不肖子孙苏致远一定谨遵祖训,将他培养成一代贤臣,为君王排忧解劳,定不辱没苏家名声。”
与此同时,唐辉说着类似的话语,“老夫一定亲自教导他兵法和武艺,让他保家卫国,驱逐外敌。”
此时,天空阳光普照,预示着这两个孩子的光明前程。唐家和苏家的子孙,注定不能平凡。
唐老将军为其孙子起名唐武扬,意在弘扬武艺,苏宰相唤其长孙苏思哲,思慕先哲,品行端正。
当日,群臣得知这个消息,纷纷上门祝贺。只是,有一个难题,是先去唐家还是先去苏家,这两家,谁都怠慢不起啊。
最后大家互相通气,看皇上先送贺礼去谁家,自己就随皇上,这样以后追究起来也可以将责任推给皇帝,他们是谨遵圣意。
却不想,英明的皇上同一时间派出两位总管,送出两份贺礼。
于是,百官纷纷称病不能出门,只派门下家丁送礼。两位令公沉浸在喜悦当众,并未在意。众人才松了一口气。
只是,两位公子的满月酒,却不能称病了。人家是发了帖子邀请的,都不去两位令公的面子如何挂得住?
百官私下商议了许久,最后想出办法,谁家的请帖先到,就去谁家,以后说起来也好推脱。
两家人大概是知晓了他们私下商议的结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