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第2/4 页)
过一系列高精密度的分子结构的解析,最终得到了储能物质完整的分子式。
检测结果已经不用说,这是一种极其高效而且稳定,同时又能保证输出功率的最佳储存方式。虽然通过高能粒子显微镜的帮助,实验室中也能够合成这种分子结构,但是,相对于市面上的高能电池,这种方式几乎是昂贵到了极点,用于大规模生产,绝对是得不偿失。
国家机器在军方的压力下,也开始飞速的运转,很快发现,这种新型高能电池,居然还没有申请专利。这一发现,让许多人喜出望外,似乎在连续的几天之内,关于高能电池的专利申请就铺天盖地而来,都是一些著名的研究机构或者大公司,希望能够提前注册专利,以便通过这个来制约新型高能电池的生产和销售。
这一步,也是为了逼迫巨无霸电池工厂的经营者,能够同样提出注册专利的要求,这样的话,至少政府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得到其中的技术,到时候秘密的用在军工产业当中,这个普通的电池厂,又有什么办法?
可惜,这种如意算盘打的十分的美妙,但是电池厂根本就没有理会这些,以不变应万变,稳坐钓鱼台,不管别人出什么招数,都只是埋头生产销售。
随后,一系列的变故如同闹剧一般的开始上演,有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研究机构,开始以自己的研究技术被窃取,申请专利的同时,要求巨无霸电池工厂停止销售这种新型电池,并为此向地方法院提交了诉讼。地方法院立刻派出了法警,连证据都没有取,就要求对工厂进行查封。
巨无霸电池厂的人似乎对此很是敏感,立刻遵照执行,迅速从所有的市场上撤下了所有的产品,同时对已经签订合同的其他电子产品产家,发出致歉声明。所作所为,完全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市民典范。
大家都知道其中一定有猫腻,绝对是有人要通过这种手段来巧取豪夺,来对电池厂施加压力以便技术共享。不过,似乎巨无霸电池厂的老板对此根本就不在乎,说停产就停产,根本不管有多大的损失,让通过政府出面的人毫无痛脚可抓。只是,所有人都想觊觎的技术,却没有一点收获。
与此同时,媒体的力量是极为恐怖的,很快这个消息就如同长了翅膀一样,从各种渠道传到了民众眼前,地方法院的草率处理也刹那间曝光。几乎就是在这样处理之后的第二天,已经使用并意识到其中的便利之处而还不是很满足的民众,开始对当地地方法院提出了抗议。
宣传的口径似乎背后有一个无形的大手在推动,这种爆炸性的新闻,怎么可能有媒体错过,这些唯恐天下不乱的无冕之王们,需要的就是这种借口。对此,媒体的报道更加是恨不能火上浇油,对地方法院的举动口诛笔伐,只差扣一个官商勾结,谋夺守法市民财产的帽子了。虽然没有明说,但字里行间,也透露出这个意思。
那个研究所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既然他们号称是他们的技术被窃取,那就需要拿出必要的证据,最简单的,就是技术资料。再有,压力在于,既然已经有技术出现,那么立刻有无数的电池生产产家要求购买,毕竟这是个巨大的市场,巨无霸电池厂既然不愿意转让,那么就需要另辟蹊径。
而之前因为新型高能电池出现而解决了技术瓶颈,马上宣布推出新产品的那些电子产商,更加是着急的恨不能把那些捣乱的人全部都干掉。广告宣传已经展开,新产品却无法面市,这种跳票,又不是古老的电子游戏,随便可以的,尤其是那些老牌的电子生产产商,如果出现问题,那对声誉更是巨大的打击。
似乎每个产家接到巨无霸电池厂的解释的同时,还有一个承诺,等合同到期,如果不能提供他们定制的电池,那么电池厂甘愿赔付违约金。因为新电池的出现,大家还处于对巨无霸电池厂的产能怀疑阶段,所以,第一批订单的额度都不是很大,即便是违约金,也没有多少。只是,电池厂只是用一点钱就能解决问题,可这些产家的声誉损失却是无法弥补的。
这种情形,似乎这些高端产家也被绑上了巨无霸电池的战车,那场所谓的诉讼,大家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只要解决了诉讼的问题,那么一切照旧。否则的话,造成的损失对这些高端产家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没有人会放着钱不赚的,除了电池厂家,其他的高端产品都不是通过电池来赚钱的,也有很多并不对电池的技术感兴趣,毕竟经营方向不同。于是,更大的压力从这一众高端产家传递给了政府。
面对这样的压力,政府也是焦头烂额,尤其是当地地方法院,面对来自几方面的压力,骑虎难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