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2/4 页)
心。他出场后已把考卷默写出来,交给齐成章和王夫子阅过,他们俩都说这样的考卷是必中的,王夫子还说要把这卷子留下来给后面的学子们作范文。他们经验丰富,既然说了自己能考中那秀才相公的帽子就一定跑不掉了。
等待放榜的日子里,莫荣添和老太太都等得心焦,听见喜鹊在树上叽叽喳喳的叫声就眉开眼笑,一见到乌鸦的影儿叫人快拿竹竿去赶得远远的。
相比之下,莫钟书这个当事人却象个没事儿人一般,每天跑去阿贵开的面馆里帮忙。
莫钟书的小厮阿贵,原是个情种。早在几年前,他年纪不大还能在内院行走的时候,看到几个大丫鬟在欺负一个小丫鬟,一时同情心大发,上前帮忙赶跑了那几个大丫鬟,又求莫钟书出面把那小丫鬟调到致远轩,一路对那小丫鬟照顾多多,最终在两年前娶了那个小丫鬟。
有一天,阿贵和二柱吹嘘说他媳妇做得一手好面食,面条饺子馄炖样样在行。
他是说者无心,旁边的莫钟书却是听者有意,当时他正在为怎么安排刚刚退学的苏直发愁,闻言就让阿贵去租了个店面开了个小面馆。阿贵的媳妇是面馆的大厨,阿贵负责采买算帐,跑堂的则是苏直。
面馆开在一条斜街上,因为紧邻着澄州城最繁华的商业街东风路,人流量倒也不小,面馆的左右也差不多都是卖吃食的店铺。他们的面馆虽然只有一间小门面,里面勉强摆下四张桌子,可是人来人往一直就没哪张桌子空下来过。
莫钟书心中满意,他是个只负责提供资金的甩手掌柜,一切都是阿贵夫妻带着苏直打理的。既然他们能干,他就要尽力给他们一个更大的舞台。
以前的县试与府试,成绩都出来得很快,可这次院试,等了足足有一个多月也未见结果。莫钟书自己一派镇定,却急坏了莫荣添,托了许多关系去学政那里探听消息,第二日有话传来,说是莫钟书考中了廪生。
莫荣添半信半疑。莫钟书虽然自幼聪慧素有才名,可是毕竟才十三岁,真的能考中廪生吗?不会是传消息的人有意戏耍他吧?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廪生”,由官府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官府不供给粮食,“廪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莫荣添在生意场上锱铢必较,但对于儿子们真的要求不高,只要有一个儿子能考中附生,他就心满意足了。
突然听说小儿子竟然有可能考中廪生,莫荣添倒比前些天更不能淡定了,每天一睁眼就派人去打听放榜了没有,外出查账和巡视店铺时也心不在焉,有时掌柜的跟他说了半天他还搞不清状况。如此这般煎熬了足足三日。
正文 第55章 庆祝
这一日,莫荣添正在回府的路上,突听前面隐隐有吉庆的锣鼓声,还夹着有人大声的吆喝声。莫荣添心里有事,忙侧耳细听,似乎正是从隔着一条街道的莫府那边传来的。
莫荣添心头一振,好消息来了?登时精神大作,忙掀起车帘子,对车夫道:“快!赶快些!”
车夫应了一声,在马屁股上打了两鞭,马儿就撒开腿跑起来,惊得路边的行人慌忙躲避。
转过街角,莫荣添远远就看到一群人正站在莫府大门外,锣鼓声铿锵有力,震耳欲聋,人声喧闹,“恭喜”“进学”等语直钻进他耳中。原来是州府衙门的差人报喜来了。
这时候管家已经拿出早就预备好了炮仗,拿一根长竹竿高高挑了,在大门前劈劈拍拍地放了起来。
莫荣添大喜,没等马车停稳就跳了下去,吩咐门房大开了府门,亲自迎着那两个报子进去,同来看热闹的许多邻里街坊也一齐涌了进门,莫荣添也不恼,反而笑吟吟地让管家招呼众人吃酒,又封了五十两银子给报子们当喜钱。就连来看热闹吃酒的邻居,也一人发了一个装了一钱银子的红包。
莫府有银子领的消息一经传出,前来道贺的人越来越多,反正说几句恭喜的话又不要成本,周边的闲人便都扑过来吃酒拿钱。
管家眼看着预备的红包快发完了,忙去找莫荣添请示,莫荣添笑得见牙不见眼的,一挥手道:“再给我预备两千个等着。”他等这一天等了几十年了,就算全澄州城的人都来道贺,他也要一个不漏地派喜钱,一个穷得只剩下钱的人除了烧钱也再没有更好的途径可以向世人宣示他心头的快慰了。
莫钟书这时还在面馆里忙碌,他正在应付一个客人。
“小二,来碗牛肉面。”
莫钟书:“好!”
“面要切得细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