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页)
一岁的小少年稍微强上一点,甚至武力值还略逊一筹。如此一来,倒是对刘誉有些小小的打击,刚融合后世记忆的那点小得意也消失得无影无踪。毕竟,在刘誉的记忆里,刘晔无论是从名气还是从功绩看,跟这个时代最顶尖的人才比都还是略逊一筹。而十一岁的刘晔属性都强成这样,那比之更强的诸葛孔明江东周郎又厉害成什么样?在这种刺激下,大大的激愤了刘誉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更加不敢小觑天下英杰。
现在,刘誉对于探测技能使用得越加顺手。而在这些天的探测中,技能也成功升级,每日可探测人数扩大到两名,同时探测的深度也增强了。在刘誉的探测中,倒是发现了一个问题,探测的数据虽然准确,但却并不完整。比如老夫子姜佑,智力高达75,儒学造诣也近乎登峰造极,按理讲,以老夫子这种程度的儒学水平绝不会籍籍无名。而在刘誉的详细探测下,发现老夫子拥有一个隐藏技能——儒术专精。儒术专精:极大增强儒术专研的天赋,同时降低其他所有天赋。
对于老夫子这个技能,刘誉直接无语,难怪平日里老夫子会隐隐给自己一种读书读傻了的感觉,原来是这个隐藏技能作怪。对于这个技能,刘誉也不能说其完全没用,但人毕竟要全面发展,倘若仅仅局限于一个小方面,那便不好了。譬如儒家学说,到底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但倘若仅仅只将其拘泥于书本之上,那对于这天下又有何用?
第四章 清明踏青
四月清明,天气晴朗,正是踏青出游的好时候。
在姜佑老夫子的示意下,门下学生商议着组织了一场踏青活动。由于姜佑老夫子门下学生不多,本着人多热闹的原理,这些士子又各自带了不少人同去。
这个时代的娱乐十分匮乏,名门士子还没有发展到后世熬鹰斗狗吃喝嫖赌的纨绔阶段。刘誉原本对这次踏青没有多大兴趣,但母亲徐氏觉得儿子老呆在家读书辛苦,又怕儿子闷头读书读傻了,极力要求刘誉参加这次清明踏青活动。而刘誉最近除了读书还是读书,到的确感到闷得慌,再加上刘晔听得刘誉不欲参加踏青活动后几次上门来邀请,便也是同意了。而知道刘誉的踏青活动后,家里的熊孩子倒甚是意动,而这小家伙知道刘誉多半不会同意他参加,又加之本身便有点畏惧刘誉,倒没有过分纠缠刘誉让刘誉带上他。不过,这熊孩子自然不会是安分的主,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原则,直接找上了母亲徐氏,使出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手段来。而徐氏向来宠溺两个孩子,本身耳根子又软,经不住小家伙的软磨硬泡,便帮其劝说刘誉,让刘誉带上他。对于母亲的请求刘誉自然只有答应,原本对这次踏青便没报多大希望的刘誉带上了这个拖油瓶,更是兴意阑珊了。
时值清明,天气晴朗,春光普照。
因为是出门游玩的缘故,母亲徐氏怕自家孩子打扮不得体,平白在外面丢了老刘家的颜面。于是早早的便叫醒了两个儿子,指使着婢女替刘誉俩打扮了起来。小家伙刘齐因年龄尚小,倒是随意了一点。而刘誉好歹也是个半大小子,这穿着自然不能逾越礼仪,不然平白让人耻笑。
汉代的服饰极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但却远不及后世的衣服那般方便,正式一点的衣服穿起来是很麻烦的。折腾了大半天,刘誉方才打扮完毕。青色并镶嵌黑边的丝质曲裾深衣合体的穿在刘誉身上,头发梳理整齐,上好的玉质额带端正的佩在额心。看着铜镜里略显模糊的影子,刘誉也不禁赞叹这种虽然繁琐但却极为美观的打扮。当然,最让刘誉赞叹的还是额间这块上好的宝玉,这可是真正的汉代宝玉,放在一千多年以后,那绝对是价值连城的宝贝。正所谓“黄金易得,美玉难求”,可见一斑。
春日初升,晨曦笼罩大地。这些世家子弟各自带上一两名仆从和出游的用品,在西城门集合。众人相互见礼后,便一同驾车出了西门,前往西郊。
原本参加踏青的士子只有十来个,但加上各自邀来的好友以及带的仆从,倒也有四五十人。一路上,这些略显兴奋的少年少女们叽叽喳喳的闹个不停,正合了人多热闹的道理。
在汉代,虽有之前的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儒学对人思想的禁锢还远不如后世,再加上没有后世封建礼教的严酷束缚,女子的地位要比后世高上许多。这个时代的女子所受的羁缚较后世少,仍是自由,开放,活跃的。
看着这些活泼可爱的天真少女,刘誉想到了封建社会晚期,那些深锁闺阁饱受礼教摧残的女子,不禁有些叹息。有的时候,尽管你早已知道会有最恶劣结果,但你费尽全力却仍不能改变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