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页)
了。
“我没让你还,你就不许还!”铁家姑娘站起身来,恨恨的跺了跺脚。原本她只想和他说不着急还,可心中不知怎地就涌起一道无名火,没来由的就大声说了这两句狠话,说完后早已后悔不已,暗暗的将自己骂了一通傻丫头。
赵子凡只想着白吃了人家两个月的包子,心中不好意思,想早点将钱还给她,省的到时候她那小肚鸡肠的母亲问起来,不好交代,倒让铁家姑娘做了难人。哪里会知道这才眨眼的功夫,铁家姑娘心中已经转了十七八个弯儿,只觉得这兰儿妹子的话似乎透着些酸气。
从来只有别人欠他钱,赵子凡却从未欠过别人钱,这次可好,几十文钱一欠就是两个多月,钱虽不多,赵子凡的心中可是天天记挂着,可天底下竟还有这样的事儿,债主竟然不许欠债的还钱,赵子凡高的智商、低的情商,加上本身男女经验较少,当然是想破了脑袋也想不通这是个怎么回事。
在铁家姑娘的心中,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几十文铜钱,而是一份情意,一丝牵挂,她怕的是还了钱,每日与赵子凡说的话就少了几句,平时见面的理由也少了一个。
赵子凡挠了挠头:“这样吧,明日我还有事情和你商量,这事儿就留到明天一起再说,今日,我还有点事,先回家去了!”
赵子凡拿起包子,迈起太空步,转身返家。留下铁家姑娘一个,坐在铺子门口冥思苦想:他有事和我商量,会是什么事呢?难道他和那王二丫真好上了?呸呸呸!不对不对!难道是让他看出我………?那可如何是好,要是被爹爹知道了,可怎么办?
************************************************************
回到家中,父亲也已起身,正与赵亭远在一旁说话,母亲早早的就忙起了针线活,云儿则打扫完了屋子,坐在天井中搓洗衣服。
“今年这收成比往年少了两成,不知道明年老天爷会不会保佑咱穷人!”赵亭远叹了口气。
“叔父,瑞雪兆丰年,明年收成肯定好!”赵子凡见父亲与叔父两人愁眉苦脸,故作轻松的道。
“凡儿说的好,亭远啊,明年会好起来,错不了,老天爷都看着呢,我家凡儿生了那么重的病都好起来了,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赵亭方望着自家兄弟道。
云儿洗完了衣裳,正一件件的将衣裳展开,搭在晾衣绳上晾干,院中大雪飘落,北风呼啸而过,小手早已冻的通红。
在小关村就爱美的母亲吴怡,今年一件衣服都未曾添置,省下钱来,给丈夫赵亭方买了一件夹袄。
这一大家子都在为维持生计而努力,唯独自己一人整日无所事事,赵子凡心中愧疚不已,暗暗誓以后一定要让他们过的好些,不说大富大贵,但是至少能不用整日为三餐愁。
过了年赵子凡便年满十八了,在现代这意味着成年,需要开始承担法律责任,也意味着逐渐开始独立,男孩慢慢转变成男人。
尽管事实上,这个过程在中国早已被延后了五年甚至十年二十年,许多这个年纪的少年往往只有十岁的自理能力,五十岁更年期的脾气,不知生活艰辛为何物,大把花着父母的钞票,却嚷嚷着他们对自己管束过于严厉,但真的让他们脱离父母独立生活,却又没有那个勇气,所以关于啃老族的报道屡见不鲜。
赵子凡是个要强的人,早就想找点事做,为这个穷困潦倒的家出一份力,可是做什么都需要银两,这个道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从未变过,可家中的钱连过个年都不够,赵子凡又怎么开的了口向父母要,所以一直拖到现在。
经过了四海居一事,赵子凡产生了一个想法,代人写书信,这个活计基本不用任何成本,只需要一方墨砚,一只毛笔,几张白纸而已。赵子凡平日喜好书法,常临摹古人名家字迹,别说写些简单问候的家书,就算是洋洋洒洒写篇治国大论都没有问题,这样的事无异于小菜一碟。
赵子凡兴冲冲的回家,便是要将这个想法告知家人,好让他们在这个新年到来之前,也稍稍开心一下。
赵子凡将他的想法一说,母亲吴怡皱着的眉头也舒了开来,云儿更是拍着小手大声叫好,一家人围坐小桌边,喝着高粱粥,啃着大包子,露出了笑容。不过他们心中与赵亭方一样,都有些担心。赵子凡虽说念过几年私塾,可是因为身体原因,早已将学业荒废多年,他能成吗?
母亲心疼儿子,云儿则是哥哥坚定的支持者,虽说担心,口中却仍赞同赵子凡的想法,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