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3/4 页)
小学习用功,后考入太原政法学校,毕业后从事政务,后来担任晋绥禁烟考核处副处长。城南第一院,就是他老人家在世时修建起来的。
《忻县志&;#8226;人物传》中有他老人家的词条,现实录如下:
邢振基(一九零九——一九八一),字玉卿,忻县寺庄村人,大学毕业。抗战前夕,任晋绥禁烟考核处副处长。抗战胜利,隐居西安,著书立说,成书有:《怎样作文》、《论孔孟之道》、《读史论衡》、《做人处事及其它》、《成语注释》、《立志与修养》等,均曾问世。解放后,邢振基任中央盐务局秘书,后调水产部人事教育司搞教育工作。一九五九年回山西省文史研究馆任编审组组长。“*”期间,被安置回忻县东王大队插队,后借调到文化馆协助工作。晚年从文化馆回家休息至死。
我从《忻县志》里面,还搜集到他老人家所著书的一张目录,和人物传多少有些出入:
《读诗论衡》,民国出版。
《立志与修养》,民国出版。
《做人治事施政格言萃编》,国化出版社,民国三十二年六月。
《古今名人言论辑要》(工具书),国化出版社,民国三十五年十一月。
《通用作文词典》(工具书),国化出版社,民国。
《世界进修应用词典》(工具书),国化出版社,民国。
《特种作文词典》(工具书),国化出版社,民国。
《成语注释》(工具书),民国。
《中史要题解答》(历史),民国三十五年。
《孟子政治哲学》(哲学),国化出版社,民国。
《新县制要义》(政治),国化出版社,民国。
下来就是四全先生了。他老人家官名叫张全义(十九世祖,陈梁二氏),据说老人学问很高,可是高到什么层次?又属于哪种级别?现在村里人都没有印象,只知道他老人家的两位学生(指邢隆基与邢子述老先生)考取了县长。还有一个文字资料,是他老人家的碑文。二零零三年秋天,父亲与我在南梁劳动,回家路上,父亲对我说:上面有块石碑,石碑上的字是你爷爷写的。这个消息对我来说,无疑是惊天动地的一件喜事。然后抄写下来。因石碑年代久远,有些字迹已辨认不清,为日后修订,故将空白处用〇符号表示,有的字外面还加了(),表示尚不能确认。现全文抄录碑文如下:
故塾师碑文
全义先生,字众仪,姓张氏,世居南乡寺庄村,(吾)少时塾师也。
先生年十九即(设)(帐)于牧庄,生平所教弟子,西抵三交镇,东达定襄县,共三十余〇,门生四百余人。何其盛哉!忆甫十六,从先生游,当时推余为高足,因而亲〇尤备止焉!先生尝言,欲求科弟,当〇访名硕;若欲酬世应俗,吾颇不让也。故其教人先识字,次诂(训)终之以〇经。先生性慈和,耐勤俭,积四十年所约,买田宅甚夥暨晚年,学校制屡〇,先生主南沟教,自吟诗百首,凡以见志也。兹录近体一首,沾光不少:冯家恩我师,张罗三十春。受业门人虽记姓,从游学子竟忘名。生前自愧居(贫)席,没世还须做好人。牢洛一生知命塞,子孙百诵晓心情。呜呼哀辞,愤义不堪卒读,意以民国十一年四月卒于里弟,享寿六十岁。今卜本年月葬于新茔礼也。
余见碑阳,文敬赋诗曰:感童蒙之求师兮,欲以养正师道祗今荆棘兮。谁人而(癖)除平生辛兮,思树人以自树乃不材之朽腐兮。亦振(瞽)发聋尚谁何之不修兮,敢不影其念德悠悠乾坤兮,金石与结。
拔贡生考取县知事受业邢子述敬(撰)
国民学校教员 门人张联珍拜书
*十八年三月十九日榖旦上石
原文没有标点,也没有分段,小辈不才,妄加标点,亦分为三段。从碑文内容来看,祖父与邢子述同为四全老先生的学生。我有幸看到祖父刻在石碑上的笔迹,还有幸看到邢子述老先生的文章。虽然我对古文一窍不通,但字里行间的情感,让我不得不净心阅读,尤其是祖父力透纸背的书法,好像他老人家如今就站在我眼前,叫我如何做人,叫我如何做文。
还有一位老先生,与全义老先生同年代,他叫佩然先生,有关情况不明。 。 想看书来
先生:村民最尊敬的人(二)
先生:村民最尊敬的人(二)
听老年人讲,忻县解放后第一任县长张志远(一九一八年农历七月二十五出生,属马,一九七九年逝世),就是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