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第2/4 页)
他们基本掌握了轻功的基本知识,能打出一套流利的威力强大的云水拳,已经自保有余了,这使龙宇新开始稍微放了点心。
在教几个人练功的同时,他在老人和千代子、江月茹、川上的陪伴下,对五个集团公司的一百三十二家企业进行了全面视察,对公司的高中级管理人员进行了重新洗牌,裁减了那些曾经跟随竹下登为非作歹的不学无术的人员,起用了一批真才实学的干才,不但使公司出现了一些新气象,也使龙宇新在集团内说话的分量有了提高。
面对东亚重工无军界的定单,原材料价格过高的问题,他深入到几家厂子调查了几天,突然,一个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把生产军工产品改为生产民品,把军工部分的厂子移回中国去!”
他知道,中国有一万八千多公里的海岸线,近6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开发区,几乎所有的周边国家都打着中国这些宝藏的主意,而我国的军力又一直跟不上实际的需要,这成了我们国家的软肋,拖着国家发展的后腿。如果龙腾能在这方面为国家做点贡献,那应该是很有前途的!他把这想法回国和云儿秘密商谈了几次,她认为,按现在我们的财力已经可以为中华民族做点有益的事了,她鼓励龙宇新大胆地去干,让龙腾走上一条全新之路。龙宇新又和云儿到国务院跑了几次,中央商量之后,派几位领导听了他们的意见。鉴于东亚重工的先进的舰船制造技术和飞机制造技术,国家也希望能够把厂子引回国内,并特许龙腾可以生产军工产品。国家的军工产品向来是由国家军工企业自行生产的,这个决定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改革,也是对龙腾的充分信任。决定产品由军方定期下订单,军方派员监管龙腾生产,产品由国家和军方收购。龙宇新怕把企业拿到官僚体制之下,强调和国家和军方只是买卖关系,决非从属和合作关系,领导同意了,签发了生产许可证。有了这个保证就更坚定了龙宇新把东亚重工企业的军工部分搬回国内的决心,既让它为祖国服务,又可使东亚逐步脱离原来的轨道,让他不再为日本军国主义服务。
然而,他刚回到日本,却听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江玉茹常务执行官和铃木总工程师被东亚重工的工人给围在了企业的办公楼里,已经有两天了。”
东亚重工集团过去的生产订单基本是军方给的,尽管少,但可以维持工人的正常开支,同军方关系密切的竹下登被挤出东亚高层领导后,那些普通军工的订单都被以调整的名义给取消了,只剩些薄利的高科技军工任务,订单的大幅度减少,已经使企业接近停产了。
这对本来就难以维持的东亚重工犹如雪上加霜,工人们多是计件开支的,没了任务,工人的工资保证不了,当然会出现矛盾。这是龙宇新早就预料到的,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重工集团的船舶厂的工人为企业停产期间要求厂方按期给工人开支,但厂方没有答应,加上竹下登在下边挑动,这就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工人闹事,闹事的工人扣押了厂里领导。江月茹和铃木为了平息矛盾,带人去了船厂,结果也被围了起来。千代子感到事情的棘手,带人赶到那里,已经和工人谈了近十个小时,但由于工人提出的条件实在难以解决,她没有吐口,也就没平息了工人的愤怒。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最困难时期,刚刚重新补上股权证的竹下登提出了退出东亚的条件,他一是要让株式会社内部收购他的股份,二是他要把株式会社里最火的钢铁集团分给他,他要独立经营。龙宇新知道竹下登不会坐以待毙,但没想到他会在这时下手。虽然现在日本经济还在下滑,东亚股份还没恢复到原来水平,但龙宇新坚信东亚一定可引领日本股票的龙头。问题是现在拿出二十八亿美金买下他的股权,对他来说有确实是个难事!龙宇新考虑了一下,钢铁集团无论如何不能给到他手,不说它的经济效益如何,就是他那生产的可以制造舰船的厚板,也不能让竹下登控制。可他现在手里只剩下十五亿美金,还有那么大的窟窿怎么办?他决定再回去找中央领导,他要把这十四股也掐在手里,他要真正成为东亚的主人!
他立即回到了中国,在领导干预下,他从央行贷出二十亿美金,收购了竹下登和他的一个小伙伴的十八个股权。竹下登和那人举家都搬到了菲律宾,在那经营起采油生意。
在平息竹下登挑衅的同时,龙宇新来到了被工人围了三天的船厂。龙宇新意识到这应该是移厂的大好机会。但他也知道,那些涉及军用的技术和设备是很难获得出口许可证的,要想移走,必须另想办法。他决心现在迅速迈出转产和开发民品的步子。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