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页)
一个画面在自己脑海中迅速闪过。
“师傅,我要下山!”万寂声当年坚定无比的声音再次响起。
师傅柳元宗目光如剑,冷冷地看了万寂声一眼,道:“我们剑仙一派只知专心修剑,世俗之事,一概不管!”
“我华夏古国正在惨受日寇侵凌,再不奋起反抗,亡国灭种!”
“那又如何?”柳元宗的声音依然清冷。
万寂声脑门青筋爆出,却不敢出言反驳,只是嘶声狂呼了一句:“师傅!”
“修行之人,首要是弃情绝义,尤其是我们从剑入道者,孤傲卓古,世间名利视犹如粪土,即便国家大义,又当如何?那是愚忠愚义之人所为!”
“师傅!日本岛国亦有不少修行人参与国战。”
柳元宗冷冷一瞥,目光有说不出的凛冽,道:“修行之人,妄扰世事,徒增因果,死后定入万劫不复之地!再者,那些鼠辈,跳梁小丑而已,用不着我等出手,定会自取灭亡。”说到这,柳元宗语气宛转了一些,打从心里说,他是希望这个犟脾气的徒弟能打消下山的念头。
“师傅,我还是要下山!”万寂声叩着头,硬声道。
柳元宗长叹了一口气,道:“寂声啊,一入尘世,尘事纷扰,心再不能静,你一身的修为,必将与日锐减,你可知晓?”
“弟子知晓!”万寂声再叩首道。
良久,柳元宗叹道:“那,你去吧!”
“师傅!”万寂声哭着喊了一句,立刻磕三记重的,直磕得额头血花溅,然后站起来,毅然下山。
回想着这一幕,想到师傅现在孤身而去,而自己却不能环伺左右,实在是大大的不孝。
万寂声神情渐渐有些恢复过来,因为他感知师傅临走时的心态,一尘不染,了无牵挂。他的身形站得更稳当一些,虽然心中此刻很疼,但他却也不悔当年之举。
当日万寂声下得山来,立刻参见了川陕义勇抗日军,在那度过的五年,是万寂声无怨无悔快意杀寇的五年!
果如师傅所言,万寂声口中白剑由百米杀敌径直退化到十米杀敌,修为大退,但是即便这样,依然不影响他成为抗日队伍中的一员悍将,一代传奇人物!
抗日胜利后,万寂声看清形势,自不愿参与接下来的政治党派斗争,飘然退出队伍。
在万寂声心中,自是千愿万意重回师傅左右,但是一出师门,已成门中弃徒,永不能回天柱峰,于是万寂声不得不留连于重庆大街小巷之中,买酒、品茶、听戏,打发时日。
前些日子,万寂声接到好友苏逸仙教授发来的电报,说他发现一批好东西,让万寂声火速到上海与他共赏。
苏逸仙在抗日战争前是上海商务印书馆东方图书馆的馆长。
说起这个东方图书馆那是赫赫有名,在当时可谓中国文化精华荟萃之地,在收集当时江浙当时几家几百年来的世家著名私家藏书之后,各类图书达近五十万册,那可谓是东方图书馆鼎盛期,其中收藏最为珍贵的就是有许多历代珍本与抄本、秘本,可谓价值连城!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屡屡就有多起日寇买通汉奸妄图收购东方图书馆相关书籍的事件发生,这一致遭受到图书馆上下以及有关人士的全面抵制。
对于这代表中国文化精华的荟萃所在,小日本既然得不到就决定毁掉,在一次有针对性的狂轰乱炸当中,东方图书馆被毁,馆藏书籍也大多数被毁。消息传出后,国人无不扼腕叹息。
苏逸仙在上海沦陷之后辗转多地,后终到当时的陪都——重庆,一次偶然的机会与万寂声相识,两个人意气相投,一文一武,相得益彰,遂成莫逆之交。
小日本投降后,万业待苏,教育尤为重要,苏逸仙被聘为震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苏逸仙邀好友万寂声前来,是因为前不久他在参与整理东方图书馆残存书籍物件当中有所发现,而这发现,据说涉及道教以及修行方面。
苏逸仙说他不解,当时就想起他这个老朋友万寂声来。
说起来也是天佑这批珍贵书籍、物件,这大约五千来册的各类善本珍本一直寄存在金城银行保险库里,遂免于难。
欣闻老友有好东西出现,万寂声也乐得前往,但却不曾想这刚一上黄浦号江轮,心中就感师傅仙去,这让万寂声心中惆怅不已,一时间,登船前的兴奋,以及对老友发现物件的好奇丢到了脑后,与此同时,万寂声隐隐感觉自己此行,有着不同寻常的意味。
万寂声返身来到自己船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