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1/4 页)
前。电影太高端,舞台的发展速度比较慢,只有电视屏幕,才同时具备了草根意识、大范围传播、造星等几大要素。
当时,赵本山直接找到中央电视台影视中心的主任李培森,好说歹说,连忽悠带赌咒保证,总算从他手里要来了《刘老根》这个好剧本。不过,央视对于赵本山单独拍电视剧并不放心,所以派了一位叫谢晓嵋的导演和几名技术人员到剧组。赵本山一边跟着央视人员学灯光、镜头的管理技术,一边给徒弟们导戏。赵本山在演戏上确实是天才,而当导演的技术活,也在跟着央视顶级团队的几番折腾之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第九章 赵本山,从电影到电视(2)
当时的剧本没有二人转的内容,为了把自己的业务融入电视剧中,赵本山与老搭档何庆魁,硬生生在剧本里加入了经营二人转的龙泉山庄,以及与此相关的情节。后来何庆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就在两部《刘老根》中,把二人转有目的地编进去,设计一个小剧场、小剧团。第一部《刘老根》突出二人转的本体特征,它属于丑角艺术,丑中见美。第二部《刘老根》主要展示它美的一面,比如唱腔、造型方面,这样两部《刘老根》就把二人转完整地展现出来了。”
就此,在春晚小品之外,赵本山开始了和央视的又一次双赢合作。由央视下属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和吉林电视台下属吉林电视艺术中心合拍,赵本山执导,拍摄不到三个月时间,投资不到600万元的18集电视剧《刘老根》,以13?郾45%的收视率创下了当年央视电视剧的最高。
电视剧和电影果然是两码事儿,就算第一部电视剧想方设法挟带“私货”,也没有耽误这部带着二人转“软视”嫌疑的《刘老根》红火。赵本山由此发现,“这一步走得太对了”,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刘老根》的出现,以及在央视及其他地方台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东北这片土地的关注,甚至在学术界也引起了对“赵本山现象”的讨论。应该说,赵本山通过自己多年来二人转和小品表演所积累起来的对喜剧、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将东北老百姓的家长里短,表现得淋漓尽致。毕竟,老赵是通过自己的幽默风格对东北乡土文化进行解读,将东北黑土地上所特有的东西个性化地搬到荧屏上,不但让观众耳目一新,而且大家也很买“老根儿”的账。
或许,正是由于赵本山在《刘老根》中通过“赵氏幽默”将中国农民的朴实、机智、小狡猾、大善良演绎得非常透彻,才有了赵氏电视剧的大众化流行。
自认为是电影票房毒药的赵本山,靠《刘老根》在电视剧领域一炮走红,一时间,赵本山娱乐公社的整盘棋都被盘活了。电视剧制作如同一根线,把赵本山商业公社的所有元素全部串在了一起,从《刘老根》开始,他手里零散的生意终于能够围绕着电视剧整合成为一个系统的商业模式。通过《刘老根》,赵本山的徒弟们也都从原本的地方名人升级为全国名人。很自然地,这条商业价值链已经越来越完善。这下,赵本山终于可以不再把心思放在煤炭和运输上了;也是从这一刻开始,他的头发开始花白,他的存款数迅速增加,他的班底迅速扩大。
通吃整个电视剧产业链
商业模式上的成功,再加上农民式的智慧,使赵本山在运营过程中如鱼得水。三个三部曲不但拍摄时间是交错同步进行的,角色安排也错落有致。在拍“刘老根”系列作品时,赵本山等名角和徒弟的戏份比例大概是9∶1,是一个教习的作品;到拍“马大帅”系列作品时,除赵本山、范伟、宁静等担任主要演员外,辽宁民间艺术团的演员和本山艺术学院的学生出演的配角戏份开始增加,比例大概增加到了7∶3,这是赵本山有意利用春晚等传统平台打造出来的自身光环,为徒弟们染色增光;再到拍“乡村爱情”系列作品时,这些出演配角的徒弟已开始挑大梁,与赵本山同时担任主角,戏份比例到了5∶5,这个时候,适当造星的时机也到了;而在《关东大先生》中,赵本山、范伟只是客串,张小飞等弟子则担任主角,在这个阶段,造出的明星已堪重用,可以出厂了。于是,到了拍《刘老根大舞台》栏目剧时,演员由“赵家班”全包,至此,师傅可以完全退居幕后开心地数钱了。
而在成本控制方面,这些演员“白天拍戏,晚上唱二人转,每天在电视剧拍摄地开原和沈阳之间两头跑,但只开一份工资”。而且他们常常不只做一份工作,唱二人转的同时可能还要兼任配戏、打板、乐器演奏等工作。就拿刘流来说,就算是坐上了本山传媒副总裁的位置,也依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