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页)
934年,在白宫发生了爆炸性争论的情况下,麦克阿瑟成功地劝阻了富兰克林·罗斯福,使他不再大幅度地削减防务经费。“当时我竭尽我的全部情感,置一切后果于不顾地劝说他。”麦克阿瑟后来这样写道,“我还向他描述了我们如果失去下次战争将会造成的后果:一个美国男孩躺在地上,敌人的刺刀戳进他的腹部,敌人的皮靴踩在他的喉咙上。他嘴里在咒骂着。我知道,他骂的这个人不是麦克阿瑟,而是罗斯福。”当他离开总统办公室时,军事秘书对他说,他“拯救了军队”;麦克阿瑟也被自己的大胆惊呆了,呕吐在白宫的台阶上。
1935年,麦克阿瑟返回菲律宾,掌管军队。当时,菲律宾是美国的一个联邦。象他的父亲一样,他认为这些岛屿对于美国太平洋地区的任何防务计划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他在军事方面耗资甚巨的各种需求,却远远得不到满足。这是麦克阿瑟与他称之为“北大西洋孤立主义”——即华盛顿忽视美国在远东的利益、沉迷于西欧的发展的做法——的第一次龃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直至结束之后,这类摩擦发生过多次。
虽然华盛顿终于在1941年给了麦克阿瑟较多的钱,但是菲律宾第二年还是落入日本人之手了。麦克阿瑟带领部队令人赞佩地撤退到巴丹半岛后,从柯里矶多岛的要塞向他的在奋战的部队许诺说,罗斯福正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但是,这些援助却被送到了欧洲。这使他怨恨罗斯福,并增加了他对“五角大楼小集团”的猜疑。
他在日本担任最高司令官时,曾对来访者悲叹道,美国尚未开始认识到日本对亚洲的重要性和亚洲对世界的重要性—或是尚未了解到亚洲的巨大潜力。1950年1月,艾奇逊发表声明称,台湾和南朝鲜不在美国的防务圈之内。麦克阿瑟就此得出了如下结论:这位国务卿“关于远东的意见很糟糕”。他邀请艾奇逊访问东京。但是艾奇逊说,他的职责使他不能离开华盛顿——尽管他在任期中七次访问了欧洲。1950年,共产党人侵略南朝鲜,麦克阿瑟最后一次被召回军队服役。
麦克阿瑟与华盛顿在朝鲜问题上的争吵,必须从其前因后果上来全面地认识。麦克阿瑟认为,中国人介入朝鲜战争一事证明,“从开头起,扩张权力的共同欲望就激励着每一个可能成为征服看的人”,与中国人的妥协,必将进一步鼓励共产主义在亚洲、甚至在欧洲的冒险。麦克阿瑟认为,倘能获得华盛顿足够的支持,他将能击败共产党人,使他们没有勇气再作这样的冒险。那时,中国人和苏联人之间还没有不和。我们国会中的许多人同意麦克阿瑟的看法,认为打败在朝鲜的中国共产党“志愿军”,是遏制威胁所有亚洲自由国家的侵略力量的有效办法。
麦克阿瑟向杜鲁门挑战,并不是因为他渴望把战火扩大到中国,事实上,他从未打算用美国地面部队对抗中国的干涉和竞争。直到生命终止时,他依然认为把美国士兵送到亚洲大陆去作战是一件蠢事。他向杜鲁门挑战,是因为他长期以来怀疑华盛顿的决策人不了解亚洲,不了解共产主义在亚洲扩张所形成的威胁。他还坚信,如果让那种认为侵略者与美国发生小规模战争以后依然会安然无恙的想法蔓延,那也是很危险的。
他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懂得了威特克·钱伯斯的直觉。
“对于共产主义来说,”钱伯斯在敦促我坚决支持杜鲁门的把美国军队投入朝鲜战场的决定时说。“这场战争不仅关系到朝鲜、而且也关系到日本。在日本还是非常不稳定、并力图从战争的破坏中复苏之际,如果朝鲜被共产党人接管,共产主义运动在日本就将得到巨大的推动力。”
麦克阿瑟认为,在亚洲问题上,杜鲁门对他已经有过两次打击:杜鲁门未能保住中国,他模棱两可的朝鲜政策可能又鼓励共产党人去攻击南朝鲜。现在,中国军队参战了。麦克阿瑟认为,杜鲁门和艾奇逊又再次失去了理智。他担心的是,政府的胆怯最终会危及整个远东,包括日本。这促使他被解除了职务。
在麦克阿瑟被免职的那一天,威廉·西博尔德这位驻日盟军外交部门的负责人和美国最为能干的一位外交官收到了华盛顿的指令,要他去会见吉田首相,让他相信美国对日政策不变。
西博尔德被领进吉田楼上的书房。正穿着西服在花园里主持那天下午的赏花会的首相,换了和服接见他。他的客人后来写道:当时他“显然十分震惊”。
西博尔德自己也被这则消息搞得心烦意乱。他担心吉田由于要作出对此也负有责任的日本式的姿态和因为他是麦克阿瑟的密友而想辞职。他告诉吉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