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部分(第2/4 页)
这才是真的说笑的吧?让我派人去谈判?他们已经杀了几个朝廷命官了,我再派人去,也不过是送去给他们填刀子而已。”玄烨半真半假地说。
“这不能谈不能打的,还真把人给难住了。皇上,这事儿要真闹大也可以闹得很大,血染官服什么的,这让其他官员们心里怎么想?即便是云南之外的官员,也会心有余悸吧?”赫舍里终于选择把话挑明了说。
玄烨眉头一皱:“你说的,有道理。可是有道理的话,我听得太多了,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能是说说罢了。”
“臣妾说的话,能让皇上觉得有道理已经很不容易了,原就没觉得能帮上什么忙。”赫舍里假装“羞涩”地低下头:“皇上您抬举臣妾了。臣妾才疏,看问题表面化了。这事儿,在臣妾看来,要么战要么和,总该有个态度才是。要不然,会寒了其他官员的心。”(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最新章节 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上摆谱 上
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上摆谱 上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长时间与军机处和南书房这些私人幕僚的接触沟通。让玄烨越来越自信的同时,与基层官员的接触变得淡薄了。
赫舍里记得,历史上康熙皇帝载入史册的一个优点,就是他在执政早期十分关心最底层老百姓的生活,亲自下江南,亲自种地,体会普通民众的生活。
于是,才有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以及开创先河的知府一档及其以上官员,每三年一次平级调动的制度,三年清知府,万两雪花银表面上很极端,实际上,它却体现了这一制度的优势。
上位者初来乍到,没有很多的时间去经营关系网,自然就减小了官官相护,凝聚成特大黑恶势力的机会。
所以,那些知府藩台巡抚总督就只能选择一到任二话不说,先捞银子,三年时间,来得及做什么?即便努力干了事实,真出绩效,恐怕也是留给继任者出风头了。
玄烨的视线能看到知府以上,已经比以前的皇帝要深远很多,但知府以下的官员才是真正的父母官,才是真正影响到百姓幸福指数的人。
可惜,朝廷对他们鞭长莫及,导致现实中知府以下的官员,都是吏部自行选派的,只要通融到了,基本就是要谁就是谁。至于这通融是多少么,一年一个价。
于是,花钱得到的东西,自然要从它身上加倍赚回来才是王道,亏本的买卖谁干呢。在这样的情况下,老百姓的日子不苦才没天理。
虽然这些问题都是很后面才慢慢凸显出来,到了康熙末年才整个爆发出来。可是,就在玄烨对那个被杀的七品县令的态度上。赫舍里看到的病根。
那个县令,如果是在家中被暗杀,或者穿着便服在街上被劫杀,就像玄烨说的,吴三桂杀的人不知凡几,他忍一忍就过去了。
这样冷漠的态度,让赫舍里皱眉不已,这不是一个好现象,得想办法给他扭过来,要不然,历史就会重演。
所以,赫舍里才会这么露骨地表示玄烨不应该在这件事上继续保持沉默,要拿出最起码的态度来。
所幸,玄烨自己也觉得是该这么做了,即便暂时不能动兵,也要让他们感到压力,不然他们也会疑心。
可是,不能派人去发表声明,怎么办呢?军机处给出了答案。几天后,玄烨召见所有三藩在京的质子,包括两位额驸在内。
大家在乾清宫的西暖阁里,开了一次小型的恳谈会。把对这次事件的问责工作给做了。虽说事情是吴三桂的云南省里的事情,但三藩向来同气连枝,而且,玄烨就是要把这件事情摊开来明说。
赫舍里的有一句话,戳到了玄烨的心里。官服代表着朝廷,是朝廷的脸面。吴三桂这一下子,把朝廷的脸面给弄脏了。这和在玄烨脸上捅一刀子没区别。
要不是玄烨盘算自己手里的底牌不够,早就一纸文书宣布削藩了。吴应熊很紧张,因为事儿是他老爹干的,父债子还是最浅显的道理。
他很怕皇上问责,直接针对他。不过看到这么多人陪着他一起来,他又心定了,小皇帝到底是年轻,他也知道西南边陲三藩的厉害,不敢随便发脾气。
这一次,估计是那些朝臣们没事儿干撺掇的,料想没有大事儿。耿氏兄弟和尚之隆是军机处成员,最近开会玄烨却总是回避着他们,尤其是尚之隆,他本来和康亲王一起理兵事。
但他已经有将近一个月没上班了,虽然名义上是因为和顺公主怀孕到了第九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