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2/4 页)
队的联系。
徐长胜见部队已经就位,一挥手:进攻。侦察员带着一连向总兵站摸去,不声不响地干掉了两个哨兵,点起火把冲进屋里,大声喝令缴枪不杀,一层的顽军士兵在睡梦中就糊里糊涂地当了俘虏。睡在二层的顽军被楼下的动静吵醒,纷纷从地铺上爬起来拿枪,枪刚刚拿到手就被冲上来的战士开枪击倒,剩下的干脆放弃了抵抗,缩在地铺上装死。
二层几间小屋里连续响了几枪之后,总兵站挥恢复了平静。两边的民居接连不断地开了火。二连和三连向两边压过去,嘴里大喊着:新四军主力打回来啦…,你们被包围啦…,川军弟兄们不要再给蒋介石卖命啦…,缴枪不杀啊…,新四军优待俘虏啊…。
这么一通喊话起了作用,民居里的顽军不再朝外打枪,过了一阵子,顽军打开房门,拼命地朝镇外跑去。战士们也不开枪,跟在后面一边追一边喊,把顽军赶得远远的。
今天是腊月十五,月亮的清辉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徐长胜伏在总兵站二层的窗台上,一会用望远镜向江对岸来回观察,一会低头看看手表,表盘上的夜光指针指向了凌晨三点。为了不影响观察,他命令部队熄灭所有的火把,禁止大声说话,除站岗警戒的外,其余部队抓紧休息。
徐长胜喊来通信员,让他在江边准备一堆柴火,在柴火后面插上红旗,要稍微离开一点,不能烧到旗子。什么时候点火听他命令。
快到凌晨四点的时候,江对面传来一阵激烈的枪声,王令朝喊道:有情况。正靠着墙根打盹的徐长胜,一骨碌蹦起来,伸头向外瞅去,只见在朦胧的月光下,江对岸出现了不少人影,江面上也浮动着很多黑点,正在朝这边移动。
徐长胜大喊:通信员。三个通信员一齐跑过来。命令二连、三连向渡口两侧警戒,保护过江部队,对面是我们的人。命令一连占领制高点,所有机枪都架起来,老王在这里指挥,一连一排跟我来。说完带着一排向江边奔去。
对面确是我们的人,是军部二纵司令员周桂生率领的突围部队。夜里从石井坑冲出来时有800人,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他们经凤村向章家渡方向冲击,一路血战,冲到江边时只剩下了400人,饥寒交迫,又困又累。周桂生原想让部队喘喘气再过江,无奈后面追兵咬得太紧。新三团团长熊梦辉挺身而出:周司令赶快过江,我来掩护。
周桂生脱掉棉裤,慢慢走进江水,边涉水边向对岸望去,对岸一片昏暗,丝毫没有动静,但愿那边顽军不多,不然两边夹击,部队就完了。刚走到江心,后面顽军追上来了,枪声和手榴弹爆炸声震耳欲聋。
周桂生心里一阵焦躁,不禁抬头向对岸看去,蓦然间,眼前觉得一亮,对面的江岸上突然燃起了一堆篝火,起先只是浓烟裹着火星向上窜去,后来越烧越旺,噼啪作响。火堆照亮了后面飘扬着的一面红旗,在这黑暗的夜色里,在火焰的映照下,红旗显得格外的鲜艳夺目。
这时,对岸枪炮齐鸣,一串串曳光弹划破夜空向南岸倾泻,一颗颗红点嘶叫着飞过江面,在后面的追兵当中炸响。周桂生明白,这是我们的部队在对追兵实施拦阻射击。他激动地转身大喊:同志们,前面是我们的部队,现在向后面喊话,叫熊团长他们也过江。坚持啊同志们,最困难的时刻过去了……
第11章 袭扰敌巢
二营邵家旺离开虎头岭后,没有返回溪口,他带着两个通信员冒着大雨进了宁国县城。在一个小客栈里,谢俊胜画了一张32集团军司令部布防图交给邵家旺,还把从宁国到西天目山的路径详细讲了一遍。邵家旺叮嘱他,一旦获得军部的消息立即派人送信。
邵家旺回到溪口,马上召来三个连长分配任务。在决定谁留守的问题上,三个连长争得面红耳赤,谁都不想留下来。不畏强敌,主动请战,正是这支部队的作风。邵家旺心里高兴,嘴上却说:你们都想去是吧,那都去吧,我一个人留下看家。王三石笑着说:看营长说的,你决定不就行了嘛。邵家旺就等着这句话,好,王三石留下,你的任务不轻,把河对面溪口镇的顽军盯紧啰,不能让他们轻易封锁华阳河。
第三天,两个商贩模样的人找到溪口百尖山营地,带来谢俊胜的口信:四叔初十身感风寒寻医救治。邵家旺不动声色地将来人打发回去。
当晚,五连六连从百尖山出发,沿青龙河谷向东开进,在牛坎渡过西津河,再从竹峰北渡过中津河,凌晨3点进入万福村东南部的木玉山。邵家旺把五连留下,叫六连继续东进,找到公路后南下,在一个叫堆棚的地方隐蔽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