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部分(第3/4 页)
说了不该说的话,少不得在朝廷里都得被上折子参一回,同时太子心仪萧安的传言也尘嚣日上。
再后几月,皇后先于吴美人诞下足月儿,是为当今第一位公主。
当今大喜,第一个公主,又是嫡出,没有比这更好的了,当即就下令大赦天下,免赋税三月。
再然后是吴美人产子,为当今第五子,晋为婕妤。
当然皇帝的儿子不少,又只是一个小小的宫人所出,自然没有皇宫里唯一一位公主出生热闹。
然而皇帝目前喜爱吴婕妤,也不会嫌弃儿子少,因此洗三满月都办得不小。
在这等喜事之下,过年就显得更加热闹一些,宫里宫外都带着比往年更多的喜气。
等翻了年,萧安又开始在朝廷里折腾了。
边关这一年和平得很,朝廷少了许多压力,萧安这样的折腾,自然少不得有人就得反抗。
皇帝依旧不管,随着朝廷里闹腾着,一直到终于有人憋不住了,不再暗搓搓的,而是正大光明的站了出来,上奏让萧安退出朝廷。
萧安能当上元帅,不过是因边关危急,临时顶上的,如今边关和平下来,就是再担心蛮子哪一日毁约,守着边关的人也都是赫赫有功之人,自然就再用不着萧安的地方。
如此,萧安身为女子,也该活出自己想要的日子了。
折子上写的自然都是好话,但言外之意谁都听得明白,再夹杂着萧安这一年里头的折腾得叫苦声。
这封折子一上,在朝廷里没出列的不过区区几人,平宁侯是其中之一,跳着脚骂道:“上战场要命的时候你们不嫌弃萧侯是女人了,到这会儿过河拆桥倒是嫌弃人家是姑娘,京城边上的城墙都没你们脸皮厚!”
萧安却是看着这些出列的人不闹话,只是勾着嘴笑。
出列的人里面,自然也有与三关利益相关之人,然而再是利益相关,只是排挤她出朝廷,并不是双方撕破脸,这一点不至于撕裂双方的关系。
皇帝沉默,只看着出列跪在地上的一群臣子,并没有忙着开口。
最后还是太子出列,“既然诸位大臣容不下萧侯,儿臣心仪萧安已久,欲娉为太子妃,还请父皇恩准。”
这话叫什么话,说出来好似群臣见不得萧安好,还得太子来做这个好人似地。
反对的人自然是有,然而反对反对的人更多。
许多人心里都明白,先帝之时太子那伤,太医说是只伤到了肋骨,可看着太子这一病再病的,一年总要病上那么个多少回,都怀疑不过是皇帝为了江山稳固才放出来的假话。
如此,把带着三关兵权的萧安嫁给一个不长命的太子,其实是最好的选择了,总比她在朝廷里替太子扶持更多的势力的好。
太子又在勤政殿外跪了四五个时辰,跪得晕厥过去才作罢,最后还发起了高热。
而皇后更是因心疼儿子跟着在勤政殿外求请,请求皇帝允了太子与萧安之事,说他两人自幼相识,情投意合,萧安身有瑕疵也是因为了大庆效忠,功绩与品行足可堪太子妃之位。
随后不只是皇后,就是太后也有微言,心疼自己的长孙,呵斥于皇帝不怜爱子嗣。
后宫里位置最高的两个女人发了话,朝廷里自然也有人言,既是心意相通,自然是要成全为好,免得伤了父子情分才是划不来。
如此宫里宫外的闹腾了一个月,皇帝终是下了旨意,赐婚萧安与太子,着吉日成婚。
朝廷里少了个位高权重的元帅,年纪老大的太子终于要娶太子妃了,宫里宫外也都各个都欢喜起来。
纵然有礼部尚书等人对此极度不满,然而太子喜欢,朝臣大多赞成,最后那点子不满,也都算了。
萧安却是在东宫里跟着太子笑,满是算计成功的欢喜,“以后我就不能随便再进宫来见你了,有什么事儿,你给我写信,让单凌带出宫去就好。”
太子也笑,想来不管是左相还是右相,都没想过他是真心想娶萧安,而朝廷里被新提拔起来的,十个里才有二三是他的。
“钦天监已经在看吉日了,许用不了多久。”太子说到这,脸色也有些微红。
萧安抓着太子的手指玩着,就觉得太子的手指比自己的好看,都舍不得放下了,道:“别是几个月?我娘还没给我准备嫁妆呢!”
嫁给太子的嫁妆自然跟嫁给边关武将的不一样,萧安之前的嫁妆,在魏氏准备的时候都是以银子为主,其他的都不用太好。
如今嫁太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