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部分(第3/4 页)
开始跟着铭叔学做人,学本事。”
吴铭顿感头大,长叹一声抬腿下床,随即又转向雷鹏:“那你的意思呢?”
雷鹏低下脑袋,双手又绞在一起,犹豫片刻低声回答:“是我求我爸答应的,我觉得铭叔本事很大,什么都会,我们畲族人没有一个比得上,我妈也说,铭叔是有大本事的人,跟着铭叔以后有出息。”
吴铭无奈地望向吕师爷,吕师爷捏着山羊胡子微微点头,吴铭立刻知道这老狐狸肚子里想些什么,转向雷鹏问道:“你打枪怎么样?”
雷鹏愣了一下:“比不上我爸。”
吴铭无语了,想起雷琪前段时间赠送的两张完好狐皮,抬腿走到墙边枪柜前,拿出擦得铮亮的三八步枪,拉动枪栓看了一眼,顺手捡颗枪弹塞进去,合上枪栓回到雷鹏面前:“你打一枪给我看看,要是打好了我,这枪送给你。”
雷鹏短暂的惊愕过后,眼里满是欣喜,端着枪立刻转身走出大门,四处看看马上回头问道:“铭叔,打哪里?”
吴铭抬头观望一下,指向前方八十余米的坡顶:“看到那根伸出石崖的树枝没有,你打中树枝就行了。”
雷鹏立即举起枪,微微侧身以不标准的立射姿态开始瞄准,数息过后,枪声响起,山崖上胳膊粗的树枝中段冒出一股青烟,尾端茂盛的剧烈晃动几下,树枝终于承受不住茂密枝叶的重量缓缓开裂,最后“啪”的一声完全断裂。
听到枪声周围所有人都望过来,吕师爷已经目瞪口呆,良久才转向同样惊愕的吴铭:“人才啊!”
吴铭咧嘴一笑,高兴地拍拍雷鹏的肩膀:“看来你很熟悉这种步枪,一定是没少玩你爸的那支新枪吧?”
雷鹏不好意思地点头,声音小得只有吴铭能听见:“上个月,月亮最圆的那天晚上,我爸扛着铭叔送的新枪回家,天天擦,教我怎么上弹,怎么开枪,就是舍不得给我打一枪试试,我实在喜欢,天没亮就悄悄拿枪上山转了半天,打了十排子弹就知道怎么用了,回来我抗回黄羊和五只锦鸡,还挨了一顿打。”
吴铭哈哈大笑,笑到最后差点儿岔气:“我只给你爸一百发子弹,你半天就用去大半,怪不得他打你,他心疼了,哈哈!哈哈哈……”
第一卷亡命天涯 第35章到大城市逛逛
阳历八月十日,多年来一直负责探听消息和联络眼线的三当家李琨从常山县城回来了,除了带回本月的新旧报纸之外,到县政府办理身份备案的事情还没个准信,吕师爷辛辛苦苦书写的名册,倒是让县政府民政科的官老爷收下了。
“你没悄悄给经办人送钱?”吕师爷的声音很不高兴,吴铭刚走到楼下就听见了。
李琨无奈地解释:“给了啊!三个经办人分别送去五十大洋了。”
楼上没了声音,吴铭跨进门口,扫一眼就笑道:“估计是送的钱不够,这年头不送够钱谁给你办事?五十大洋在普通人眼里是笔大数目,可在当官的眼里就不算什么了,何况我们除了九十六口人之外,还登记有八百亩田地。”
吕正德微微颔首:“应该是这么回事,钱没给够。”
吕师爷算是认可了吴铭的推测,李琨不好意思地对吴铭笑了笑。
吴铭四处看看,一屁股坐下问道:“你们怎么老爱到我这屋子里来?到处落烟灰,还吐痰,真是的,村口大樟树下那栋专门修来开会的大木楼白修了?”
三人早已深知吴铭的好脾气,哪里理会他的牢骚,一个个歪屁股翘着二郎腿,安坐着无动于衷。
吴铭摇摇头不再计较:“三哥,刚回来的商队说,雇两艘船把货物运到南面的芳村岔河口,船家就不愿再上来了?”
“可不是,好说歹说,几个船老大还是怕瘟疫,还问我为何和几个畲族汉子在一起,没办法只好回来叫弟兄们赶马去驮了,道路弯弯曲曲不好走,来回就是六十里路,马都累个半死,干脆早点儿买船吧,自己有船干什么都方便,省得每次弄回枪弹,还要藏得死死的。”李琨恼火地回答。
吕师爷白了他一眼:“你以为就你急啊?身份证明没弄下来,外出一步都不保险。”
吴铭拿着报纸站起来:“大家快看,这张新发行的《衢州商报》有条消息,开化新任代理县长是个留日归来的法科高材生,名叫王光韶,才二十八岁,土生土长的开化人,报纸赞扬他办事公平,平易近人,上任以来兢兢业业,普惠万民,获得开化各界一直推崇。”
吕师爷连忙抢过去,看完放下报纸:“你想到开化去登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